巴萨诺瓦曲风小野丽莎_巴萨诺瓦
1.中国好声音 杨坤评论那位歌手时,讲了R&B和JAZZ(忘了是什么了)区别?
2.王若琳算是什么爵士风格的,olivia ong又是算什么?推荐好听的jazz的曲吧。
3.巴萨诺瓦的历史
4.巴萨诺瓦和爵士的区别
moderato它的旋律可以是行板(andante)或中板(moderato)速度进行,巴萨诺瓦(Bossa Nova)是葡萄牙文,Bossa是一种拉丁双人舞节奏,Nova则是新的意思。
adv. 中板地,中等速度地。
adj. 中板的,(音乐演奏)中速的。
n. 中庸速度演奏的乐段。
短语:
Moderato Maestoso?庄严的中板。
Scene moderato?情景中板。
Moderato Tangabi?费德曼。
Allerro moderato?有节制的快板。
valsealleqro moderato?适度的快板。
表情:
无拘无束、纵情地(Abbandono)。
亲切、温存地(Accarezzevole)。
热情、冲动地(Affettuoso)。
激动地(Agitato)。
愉快地(Amabile)。
进行曲风格(Alla marcia)。
可爱地(Amoroso)。
活泼地(Animato)。
中国好声音 杨坤评论那位歌手时,讲了R&B和JAZZ(忘了是什么了)区别?
对于Bassa Nova的解释有很多,“Bassa”同“Bossa,”“Bossa”这个字源自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俚语,它指的是不受拘束的精明聪慧、和才华特出之类的意思。再加上葡萄牙文的Nova,取其“新”的意义。所以,Bossa Nova就可以直接解释为无拘无束且极富创意的新音乐。又有说法是“新节奏”、“新潮流”。Bass Nova最大的特点在于它轻快的节奏,它融合了巴西的桑巴,以及light jazz,给人清爽的感觉,所以特别适合夏日的午后欣赏,因此又有“巴西爵士”之称。Bassa Nova的演唱者声音低沉雄厚,富有磁性,让人有慵懒舒适的感觉。所以有人说,Bassa Nova特别适合懒人。但我认为,应该是适合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欣赏才对。Bassa Nova本身就是Jazz的分支,所以又特别受小资们的喜欢。
第一次接触或者说知道Bassa Nova这种曲风是在两年前。那时候,每天都在浙图自修,中午休息的时候,喜欢听电台,而他们最喜欢放的就是Bassa Nova。浮躁的人是不会喜欢听Bassa Nova的,因为一般Bassa Nova是没有明显的高潮部分,它的节奏由始至终几乎都是一样的,让人有不痛不痒,未能解恨的感觉。所以,许多人更喜欢富于变化的Pop或者R&B。Jazz的铁杆爱好者也不会喜欢Bassa Nova的,因为它是不纯的Jazz,执着的Jazz迷是不会喜欢的。人生的阅历不够丰富,所以还没懂得欣赏Jazz。于是慵懒浪漫的Bassa Nova是最好的选择。但是Bassa Nova是不能常听的,要不然生活节奏会变慢,工作会失去激情。
Bassa Nova是拿来享受的,当你有足够的空闲时间,有悠闲的心情,想光着脚丫躺在床上看书,又或者上上网的时候,Bassa Nova便是最佳选择。别忘了配上一杯咖啡,或者冰柠茶。
Basanova音乐是比较慵懒而欢快的。
我觉得带有地中海风情,结合于法国的浪漫感觉。
王若琳算是什么爵士风格的,olivia ong又是算什么?推荐好听的jazz的曲吧。
巴萨诺瓦Bossa Nova。你说的是评价袁娅维的那首《at last》。
巴萨诺瓦(Bossa Nova),是一种融合巴西森巴舞曲和美国酷派爵士的一种"新派爵士乐",承袭choro和samba-cancao的部分特色而又自成一格,乍听简洁轻快。巴萨诺瓦结构复杂;乐器的音阶或和弦转换的行进方式变幻莫测,往往乍听下以为可以掌握旋律的起落和节奏,和弦一转换后即捕足不及。它的旋律可以是行板(andante)或中板(moderato)速度进行。——源自百度百科
就我个人而言,巴萨诺瓦音乐更注重背景音乐和音造成的歌曲氛围的慵懒感觉,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很温暖,像冬天的阳光一般。而r&b,个人觉得更注重演唱者的演唱技巧和歌曲的节奏感。r&b就是节奏布鲁斯。是大blues音乐的一种分支与发展,融入现代音乐的摇滚和说唱元素,使得原先的蓝调有一种新的变化。听起来有节奏起伏,不像早期的blues,声音起伏小,现代的Rhythm blues也就是更具动感的意思。
二者我都喜欢,就我个人而言r&B推荐美国r.kelly和babyface。英国的大卫克雷格。中国,陶喆,胡彦斌。巴萨推荐小野丽莎。
希望你满意!!!
巴萨诺瓦的历史
BossaNova jazz
巴萨诺瓦的字面意思是「新节奏」,原来是一种拉丁音乐,听起来轻松柔和,巴萨诺瓦
慵懒甜美、浪漫性感。与传统南美及拉丁音乐不同的是,巴萨诺瓦不像森巴或伦巴(Rumba)那样节奏强烈,除拥有南美音乐的热情外,还带有一份慵懒和轻松的感觉。
爵士包括以下几类:
蓝调(Blues) 蓝调音乐的产生是为了抒发演唱者的个人情感,顾名思义,这种音乐听起来十分忧郁(Blue)。这种以歌曲直接陈述内心想法的表现方式,与当时白人社会的音乐截然不同。蓝调音乐最重要的作曲家即是W. C. Handy,这位1873年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的“蓝调之父”,创作了许多知名的蓝调音乐,例如:St. Louis Blues、Yellow Dog Blues、Aunt Hagars' Blues、The Memphis Blues、Beale Street Blues等等。
繁音拍子(Ragtime) 是一种采用黑人旋律,依切分音法(Syncopation)循环主题与变形乐句等法则,结合而成的早期爵士乐,盛行於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後。其发源与圣路易斯与纽奥尔良,而後美国的南方和中西部开始流行,它影响了纽奥尔良传统爵士乐的独奏与即兴演奏风格。繁音拍子後来发展成结合流行音乐、进行曲、华尔滋与其他流行舞蹈的型式,因此繁音拍子的歌曲、乐器管弦乐队编制的曲目陆续出现,它不但在黑人乐手与乐迷间流行,也被美国白人中产阶级所接受。
新奥尔良传统爵士乐(New Orleans Traditional Jazz) 这种乐风的组成元素,就如同美国是一个民族文化大融炉那般复杂、多元化,它包括:蓝调、舞曲、进行曲、流行歌曲、赞美诗与碎乐句(Rags)等音乐元素,以对位法(Countpoint)与繁音拍子的切分音法等主体性音乐创作为动力元素,结合大量独奏、即兴装饰性演奏与改写旋律核心为要件所展现出来的音乐体系。纽奥尔良传统爵士乐队以小型团体为主,演奏主旋律的乐器是:短号、黑笛、萨克斯风与伸缩喇叭;伴奏乐器则有:大号、班卓琴、贝斯(常以拨奏为主)、小提琴、鼓和钢琴。它们经常多部同时进行对位吹奏,制造出一种热闹、欢乐气氛。
ODJB (The Original Dixieland Jazz Band) 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在1917年灌录爵士乐唱片的白人五重奏乐团,它的五位原始成员全部出生在纽奥尔良:Nick LaRocca(***、短号)、Larry Shield(竖笛)、Eddie Edwards(伸缩喇叭)、Tony Sbarbarl(鼓)和Henry Rags(钢琴)。ODJB在芝加哥逐渐窜起後转到纽约发展,并在当地造成轰动。但是缺乏创造力、只迎合大众口味的乐风,很快的遭到新一辈天才爵士乐手们的挑战,并于20年代中期解散,走进爵士乐的历史。
狄西兰爵士乐(Dixieland) 这是1917-1923年间,在新奥尔良与芝加哥等地的爵士好手发展出来的早期爵士乐风,它也是纽奥尔良传统爵士乐的一个分支。Dixieland的英文原意是军队露营之地“Dixie's Land”,因此可想而知它与进行曲等音乐有关。这种风格的取材大都来自蓝调、进行曲,与当时的流行音乐,甚至某乐曲的某一小乐段,都可以拿来加以延伸、推展,这便是即兴演奏的滥觞。有的爵士乐历史学者将“白人”乐手演奏的“New Orleans Traditional Jazz”称为狄西兰爵士乐;而黑人演奏的“NewOrleans Traditional Jazz”则称为纽奥尔良传统爵士乐。
大乐团(Big Band) 大乐团时代大约是起源于20年代中後期,以艾灵顿公爵( DukeEllington)、贝西伯爵(Count Basie)、班尼固德曼(Benny Goodman)等人为主的爵士乐风格,它不只兴盛於30年代中期的摇摆乐时期,40年代中期的咆哮乐、50年代的酷派爵士乐及改良咆哮乐、60年代的自由爵士乐、70年代的爵士/摇滚融合乐,乃至80年代的新咆哮乐中,都找得到它的踪迹。大乐团的编制一般在10人以上,涵盖3支以上的小喇叭、2支以上的伸缩喇叭、4支以上的萨克斯风及贝斯、吉他、鼓和钢琴等伴奏乐器,透过这个大型组织,演奏各种爵士乐风的曲目。
摇摆乐(Swing) 最早起源于1930年前后,在1935-1946年间达到巅峰,其中最能代表这个乐风的则是「摇摆乐之王」班尼固德曼所领军的六重奏(Benny GoodmanSextet)。20年代中後期,爵士大乐队在美国各主要都市的夜总会、舞厅等场所大受欢迎,许多年轻乐迷都被吸引到此地玩乐,因此需要更多适合跳舞的音乐,来满足蜂拥而至的年轻人与中产阶级。摇摆乐後来随着艾灵顿公爵大乐团的脚步,演变成为歌舞表演的伴奏乐队和演奏会音乐(如:艾灵顿公爵每年定期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摇摆乐因适合於跳舞,每小节有四拍,因此又被称为「四拍子爵士乐」。
咆哮乐(Bebop or Bop) 以字面上看,咆哮乐是一种吵杂喧闹的爵士乐,它的英文原名Bebop、Bop或Rebop在40年代初期萌芽时都有人使用,Rebop可能源自拉丁美洲一些乐队吹奏的曲目“Arriba”(哭叫的),但现在已无人使用了。咆哮乐是一种反叛性的爵士乐,它不只承袭纽奥尔良爵士乐与摇摆乐的传统音乐元素,并在创作概念上创新、突破和革命。它最重要的特质是在于强调高度变化、富层次感的节奏部,同时,咆哮乐手也发明新的和声,以更自由宽广的空间,发挥音乐上的潜力与创造力。咆哮乐的的代表人物是Charlie Parker、Dizzy Gillespie、Thelonious Monk等人,早期以小型爵士乐团为主流,後来也有大乐团的演出。
酷派爵士乐(Cool Jazz) 一般而言指1949-1950年间,由小喇叭手迈尔士戴维斯(Miles Davis)所领导的九重奏为Capitol唱片公司灌录的专辑《Birth of the Cool》所代表的乐风,它的诞生使主流爵士乐风,从咆哮乐风的“热”,转向另一个反方向酷派乐风的“冷”,这是一种180度大逆转的历史性发展。酷派爵士乐代表一种内敛自省的情感,它是一种轻柔、清凉与抒情的含蓄情愫;它的音色不如一般铜管器那样亮丽夺目,取而代之的是柔和优美。若说咆哮乐是代表热情奔放,那么酷派爵士乐就是内敛自省。
简而言之,酷派爵士乐是对咆哮乐的反抗与检讨,同时也唤醒美国西岸一些白人乐手的自觉运动,形成一股新兴的爵士乐潮流-西岸酷派爵士乐(West Coast Cool Jazz)。而酷派爵士最著名的作品,即是迈尔士戴维斯五重奏的“KIND OF BLUE”。改良咆哮乐(Hard Bop) 50年代中期,当很多人对平淡无力、让人昏昏欲睡的酷派爵士乐感到疲倦时,一度曾经失势,并趁机卷土重来的爵士势力改良咆哮乐正式诞生。改良咆哮乐是一种激烈紧张、困难演奏的爵士乐风格,它的代表性乐手和团体是:鼓手亚特布莱基(Art Blakey)领导的五重奏“爵士信差”(The Jazz Messengers)和MaxRoach的“Clifford Brown”五重奏。也有人把“Hard Bop”译成“硬式咆哮”。改良咆哮乐有较和谐的音调、较明确易懂的旋律、较少的即兴独奏,并且加入大量的蓝调、教堂圣乐和声,尤其更强调鼓的节奏脉动。50年代後期,改良咆哮乐发展成二个支派:与灵魂、福音音乐结合的“灵魂爵士乐”(Soul-Jazz);而结合节奏蓝调、摇摆乐、灵魂音乐的一派,则成为“放克爵士乐”(Funk)。
自由爵士乐(Free Jazz) 此乐风是以创始人Ornette Coleman在1960年灌录的专辑《Free Jazz》为名,同期的代表人物包括Cecil Taylor和Albert Ayler等人,後期的倡导人则是约翰柯川(John Coltrane)。自由爵士乐是舍弃在它之前的爵士乐和弦结构,重新建立自己一套松散、自由的集体即兴演奏方式的音乐型态。它不照本宣科,不重覆叠句和变化不定的进行速度,如此展现出的音乐风格常夹杂着人声的哭号、小喇叭或萨克斯风的乐器悲鸣。自由爵士乐的诞生有其政治上与种族上的背景因素,因为它曾是黑人争取人权与自觉运动的战歌,因此与60年代初期黑人民权运动息息相关。
摇滚爵士乐与融合爵士乐(Jazz-Rock & Fusion) 60年代中期,摇滚乐天王“批头四”受到乐迷的热烈欢迎,并逐渐侵蚀爵士乐的江山。在无法抵挡这股强大的新音乐潮流,并挽救日渐走入死胡同的爵士音乐,迈尔士戴维斯(Miles Davis)就以加入摇滚乐作为策略,推出2张结合摇滚乐节奏、电子乐器和爵士乐的成功专辑《In A SilentWay》、《Bitches Brew》,为爵士乐开启一个色彩缤纷的崭新大门,透过这扇大门,所有的音乐素材都能被融合在一起。随着Miles Davis所代表的摇滚爵士乐风开启之後,随之而起的就是所谓的“融合乐”(Fusion),直到80年代所有有关此类型风格的爵士乐,被称为摇滚融合爵士乐(Jazz-Rock-Fusion)。
新咆哮乐与后现代咆哮乐(Neo-Bop & Post-Modern Bop) 80年代,除了融合爵士乐与一息尚存的自由爵士乐之外,爵士音乐的发展,似乎已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欲振乏力的爵士乐已经失去它原有的焦点与重心。面对一个每一种音乐型态都被先辈们探涉过的局面,让80年代的爵士乐手们只能重新回到过去,从经典爵士乐中找寻新的题材和创造灵感。在这一波风潮中,以小喇叭手温顿马沙利斯(Wynton Marsalis)为首的回规传统热潮中:一个以咆哮乐风为基调,有纽奥尔良爵士乐、摇摆乐与灵魂乐色彩,高度强调演奏技巧与典雅旋律的所谓“新古典主义”或“新咆哮乐”被制造出来。新古典主义是80年代爵士乐的主流风格,但还有新的爵士乐风会成为90年代的爵士乐风格,或许就是“后现代咆哮乐”(Post-Modern Bop),这就有待事实去验证了。
波萨诺瓦(Bossa Nova):提到波萨诺瓦,又要将爵士发展的里程又提前到“摇摆大乐队”时代,“摇摆大乐队”受到经济萧条而难以生存,实际上成为了“摇摆小乐队”。“摇摆小乐队”结合了诸如加力索(calypso)、曼波(mambo)、索沙(salsa)、恰恰(cha-cha-cha)等拉丁音乐音乐元素催生了“拉丁爵士”。波萨诺瓦改变了“拉丁爵士”中巴西风格的强烈节奏,用轻快自若的节奏与演唱引人入胜。波萨诺瓦的含义中,bossa为才华特殊的含义,nova为葡萄牙语,意为无拘无束。波萨诺瓦可以解释为无拘无束有创意的爵士乐。
融合爵士(Fusion):60年代末,全球掀起摇滚浪潮,年轻人都痴迷摇滚乐,摇滚开始侵蚀爵士乐的领域。Miles Davis在其爵士越中加入了摇滚乐,产生了“融合爵士”。由于融合爵士同时吸收了爵士与摇滚的概念,所以也称做“爵士摇滚”(Jazz rock)。融合爵士早期有2中形态,一种以歌唱为主,器乐部分以管乐来即兴演奏,另一种是以纯乐器作为演奏单位,加入爵士曲风。
方克(Funk):一种结合现代爵士乐与早期黑人音乐形式,如福音音乐、蓝调等乐风。
后波谱(Post-modern Bop):80年代爵士乐的发展又一次开始衰退,爵士乐手开始重新回到过去来吸收创作灵感和找寻创作题材。在此种回归风潮下,Wynton Marsalis创造出以比波谱为基调,有新奥尔良爵士、摇摆乐、灵魂乐色彩,高度强调演奏技巧与典雅演奏旋律的乐风,这类风格被定义为“后波谱”。后波谱可以说是比波谱与自由爵士的再度流行。
酸爵士(Acid Jazz):酸爵士于80年代诞生于英国伦敦舞厅,是一种动感而流畅的音乐,形成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爵士乐与商业结合,以打开爵士乐市场,让更多的人喜欢爵士乐。酸爵士柔合了60年代到70年代的方克爵士、嘻哈乐、安魂音乐,内容有点迷幻,有点hip-hop。
现代爵士(Modern Jazz):多半是用来形容4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的爵士乐风格,但不包括自由爵士在内。
巴萨诺瓦和爵士的区别
1950年代末期Bossa Nova在巴西兴起。1959年,法国导演Marcel Camus执导的巴西**《黑色奥菲斯》(Black Orpheus)勇夺康城**节、奥斯卡、金球奖三项最佳外语片奖;带有Bossa Nova风格的**主题曲《A Felicidade》和《Desafinado》风行一时,人们开始对Bossa Nova产生兴趣。1960年代美国更掀起一阵Bossa Nova风潮,最后风靡了全球,影响了70、80年代的**配乐及流行音乐。
在60年代初,Bossa Nova的清新暖风吹遍了美国爵士音乐界。它混合了巴西音乐的节奏,美国冷爵士和前卫的欧洲古典和声。当时,美国爵士界已变得两极分化不是硬波普(Hard Bop)就是处于上升阶段的前卫爵士。而且那时的爵士只能以令人肃然起敬的经典曲目作为基调,在更深入人心的摇滚乐和流行乐中苟延残喘。这时Bossa Nova便成了一种能够成功的新乐风。
正统的Bossa Nova节奏柔和但弹奏有力。它源于巴西的桑巴,有着一系列非洲音乐的不规则的节奏模式(Rhythempattern)使用任何各种打击乐器,如锡罐,手鼓,扭铃。Bossa Nova的先锋人物把去除了桑巴音乐中的嘈杂声和复杂性,降低了音量却仍保持其优美的音律。他们在非电声吉他中加入了独特的跳跃式的节奏,平缓的旋律与歌词(葡萄牙语或英语),常常带出一种淡淡的感觉。另一方面,源自于德彪西和拉威尔的复杂和声在许多方面解决了当时JAZZ不能解决的问题。Bossa Nova打开了一道通往另一种乐风的大门。而且最明显的是建立了一种爵士乐手均可采用的伟大的乐风。
在Bossa Nova诞生以前,对美国人来说,巴西音乐就等于Carmen Miranda头顶着一篮水果那样一成不变,相反地50年代个别听觉开放的巴西人开始认真欣赏美国的爵士乐,尤其是由Chet Baker,Gerry Mullingon等人发起的西海岸冷爵士乐。到了1953年,巴西吉他手Laurindo Almeida 在与美国萨士风手Bud Shank合作的一些早期唱片中开始探索一种类似Bossa Nova的节奏。这些唱片在巴西也得到了良好的反应。当中,一位年轻的歌手Joao Gilberto把这种探索推进了一步。他用吉他弹奏出一种特别的节奏。这种节奏成为了Bossa Nova的基础节奏。当时一名作曲家Antonio Carlos Jobim则写出了几首有着前卫和声的新歌。
1958年João Gilberto(一般认为他是bossa Nova的创建人)以一首Jobim的《Chega De Saudade》大受欢迎。这标志着一场音乐运动在巴西开始。Jobim与Luiz Bonfa为一场名为《Black Orpheus》的歌剧编写了插曲,该剧在1959年拍成**。当中的《Manhade Carnaval》和《Sambadeorfeo》等歌风靡全世界。在这部**的原声大碟中,以往热情奔放的桑巴节奏变成了缓和的Bossa Nova。
不过直到1962年Bossa Nova才在北美取得突破。当时Charlie Byrd,一个从美国国务院举办的南美巡回演出中成名的吉他手,说服了Sten Getz 与之录制了一张Bossa Nova的唱片《JAZZ SAMBA》。里面的一首《Desafindo》突然之间就成了热门歌曲。Getz一夜成名。作曲人Jobim也倍受关注。于是Bossa Nova成了众人关注的目标。大小唱片公司都纷纷推出印有Bossa Nova字样的唱片。甚至是Miles Davis也发行了Bossa Nova的唱片--当中大多数在今天仍广为人知。在1962年11月2日一群巴西音乐家涌入纽约,参加了在卡耐基音乐厅举行的第一届北美Bossa Nova音乐节。这场音乐会证明是一次音乐上的惨剧,但它毕竟给美国的音乐史留下了印记。
人们对Bossa Nova的狂热到了1964年很多人预言Bossa Nova已经衰败,但Getz,Jobim, Gilberto夫妇证明了那些危言耸听的人是错误的。那年他们合作发行的专辑《Getz/Gilberto》中的一首《The Girl From Ipanema》收到了大量乐迷的喜爱,该专辑成为1965年格兰美音乐最佳年度专辑大奖、最佳爵士乐器/个人/乐队大奖和最佳非古典乐专辑策划大奖。《The Girl From Ipanema》更获得年度唱片大奖。这是爵士乐第一次得到格兰美年度专辑奖,也是Bossa Nova唯一一次得到这样殊荣。“JAZZ SAMBA”的制作人确实是一名可靠的巴西音乐领军人。他为VERVE和A&M制作了几张宏丽的巴西风格的唱片。当中有Getz,Jobim,Paul Desmond等人。而一位来自巴西的钢琴手Sergio Mendes则带来了一种新的混杂着Bossa Nova与女声的性感乐风。他所带领的“BRASIL66”制作了几首热门歌曲。在1967年Frank Sinatra最终也同Jobim合作灌录唱片。这一举措无疑正式地为Jobim及跟随者建立了一座丰碑。
然而到了70年代,Bossa Nova的命运在美国一落千丈,有限的几首优秀Bossa Nova作品的过度曝光和听众对不带电声的爵士乐兴趣的下降更加速了这一变化。当时巴西爵士的影响力从巴西海岸转入内陆。敲击手如Airto Moreira开始将有着热带风情的乐器和复杂的民谣节奏引入Mils Davis ,Weather Report等人的音乐中,于是就有了第一版的Returntoforever以及Airto 本人的版本。在巴西,一场名为热带主义的电子化运动开始了。为首是Nascinmento。在那里主要是由于受到美国的影响,爵士乐逐渐开始屈从于摇滚乐。到了80年代中期,一次没那么商业化,但更持久和更集各家所长的巴西音乐风再度卷起。并在世界音乐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得深受爵士影响的巴西人,如Djavan和Ivanlins得到世人的重视。Jobim也再次开始巡回演出。他的地位逐渐提升至可与Gershwins相提论。
曲风不同、节奏不同。
1、曲风不同:巴萨诺瓦是一种融合了桑巴与美国波普音乐风格的巴西都市风格的音乐,通常比标准的巴洛克音乐稍快一些,相对轻松愉悦。而爵士乐则是以一种独特的原创精神为根基,混合了多种元素,包括布鲁斯音乐、拉格泰姆和古典音乐。
2、节奏不同:巴萨诺瓦结构复杂,乐器的音阶或和弦转换的行进方式变幻莫测,往往乍听下以为可以掌握旋律的起落和节奏,和弦一转换后即捕足不及。而爵士乐的节奏感更强,更加自由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