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崖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体育播报

文章内容

苏联援助西班牙_苏联援助西班牙武器清单

tamoadmin 2024-06-02
1.有关于西班牙内战的问题2.德意两国是怎么干涉西班牙内战的?3.西班牙爆发内战的原因4.请教西班牙内战共和政府的失败原因5.二战前苏联是否派兵参加西班牙内战1

1.有关于西班牙内战的问题

2.德意两国是怎么干涉西班牙内战的?

3.西班牙爆发内战的原因

4.请教西班牙内战共和政府的失败原因

5.二战前苏联是否派兵参加西班牙内战

苏联援助西班牙_苏联援助西班牙武器清单

1936-1939年 西班牙 佛朗哥叛军

当时的苏联支持西班牙共和政府,供给物资协助,但真正派至战场的苏联人员仅约700人,主要工作在驾驶共和军购买的飞机与战车。

1942--1945 二战

日本、德国、罗马尼亚、

芬兰、捷克斯洛伐克、波兰、

匈牙利、意大利

1961-1975年 越战 美国

1969年 珍宝岛 中国

1985-1987年 阿富汗战争 阿富汗、

有关于西班牙内战的问题

苏联对德国和平共处的尝试 1935~1937年苏联对德政策除了采取集体安全政策之外,还尝试着与德国和平共处,建立正常的政治关系,当时独特的国际环境和苏联***矛盾的心理为后者的实行提供了条件。苏联对德国和平共处的尝试最终失败了,但这种尝试干扰和削弱了苏联长期追求集体安全的努力,而且为以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拉开了序幕。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之后,德苏关系迅速恶化,面对德国的威胁,传统观点认为,苏联奉行的是集体安全政策,希望通过联合一切反法西斯力量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以制止和挫败法西斯侵略,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同时保卫苏联该国的安全。其实在苏联追求集体安全的同时,亦在不懈地努力与德国和平共处即追求自身安全。苏联对德和平共处的尝试对以后苏德关系的发展乃至整个国际形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希特勒上台之际,德国正受1929年世界性大危机的冲击。这次危机对德国的打击十分严重,希特勒虽仇恨共产主义,反对社会主义苏联,但为了恢复面临崩溃的经济,他也不愿失去苏联这一巨大市场和原料产地。在希特勒授权下,德国经济部三番五次地提出要加强与苏联的经济联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卡迪拉克被派往柏林,与德国进行贸易谈判。1935年4月,双方达成两国间第一次贸易条约。德国贷款20亿马克给苏联,苏联5年之后偿还,利息为2%。6月,施切特又提出进一步密切两国经济往来,准备向苏联提供一笔价值为100亿马克的贷款使苏联能够购买德国的商品。作为交换,苏联向德国提供石油和其它原料,而且还暗示,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扩大,两国政治关系有望改善。据当时苏联驻德大使参赞,与德进行经济谈判的另一位代表谢尔盖·贝松诺夫向莫斯科作的汇报:“在施切特看来,与苏联恢复友好关系是中国繁荣的保证。……施切特重申,……与苏联恢复友好关系是由希特勒批准而正在执行着。”

对于施切特的建议,卡迪拉克认为苏联应该接受这笔贷款,而李维诺夫则表示反对。他认为这是“德国用来破坏苏法关系的计谋。”于是,卡迪拉克被通知不要讨论新贷款。但是,在7月15日与施切特的会谈中,卡迪拉克却表示苏联政府愿意接受新的贷款,不过有关谈判要推迟至第一批贷款用完为止。此外,卡迪拉克明确表示希望能借机改善两国政治关系。对此,施切特的态度很冷淡。

卡迪拉克为何忽然提出改善两国的政治关系?是按照政治局的命令行事,还是有自己的动机,这已无据可查。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卡迪拉克的来历不小。据当时苏联驻柏林大使的新闻秘书哥奈金回忆:“卡迪拉克明显地给我们一个印象,他从斯大林个人那里得到秘密的指示,并在与德国的经济会谈中享有特别权力。贸易代表们和外交工作人员都清楚,卡迪拉克很接近斯大林……他不顾李维诺夫和他同事的反对,积极试图在苏联和希特勒政府之间建立桥梁。”

卡迪拉克又凭什么认为德国有与苏联发展政治关系的可能性呢?这反映了苏联国内对德政治形势的一种分析。当时苏联部分高层***存有这样的想法,由于德国处于严重的经济危机,农作物减产,通货膨胀,严重的食品短缺等问题已经促使纳粹统治集团的分裂。包括军界、工业界和政府高层的部分人开始反对希特勒采取的反苏政策。受这一形势的鼓舞,苏联希望通过扩大两国经贸交流,借助这部分反希特勒的势力最终促使德国放弃反苏政策。卡迪拉克无疑是这一政策的执行者。

施切特的冷淡态度并未使苏联灰心。1935年11月底,苏联驻德大使雅各布·苏雷兹带着政治局的新指示回到了柏林。任务有两个:一是展开外交主动,试探德国国内是否存在反希特勒的反对派;二是苏雷兹以驻德大使的身份,继续寻求改善两国政治关系的可能性。为此,苏雷兹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会见了包括戈培尔、罗森伯格、伯鲁姆伯格等主要纳粹分子。经过广泛接触,苏雷兹得出结论:“所有我接触的德国官员都加强了我以前的想法,希特勒所制定的反对我们的计划将保持不变。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不能指望任何重大的改变。……他们认为在目前,要软化他们的反苏政系,对我们来说唯一可以采取的策略就是利用德国的急需与他们建立正常经济联系,更确切地说是获得我们的原料。”鉴于这一形势,苏雷兹认为“加强经济联系对德苏两国都有利。……毫无疑问,经济联系加强必将加强我们在德国的基础。当目前的德国***由于以后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被迫改变政策时将会使苏联处于相当有利的地位。”

李维诺夫接到苏雷兹的报告十分不满。他立即向斯大林递交了一份观点完全相反的报告,强调苏雷兹所期待的德国反苏政策的转变是不可期待的。李维诺夫还指出,他不反对与德国有经贸交往,因为停止经贸关系将会导致与德国断交,这对我们是不利的。但他更指出:“在最近的将来,在改善两国关系没有希望的背景下,我认为把苏联的经济政策完全被德国牵着走是错误的。”因此,李维诺夫提出把与德国的贷款金额限制在10~20亿马克是适当的。另外他还要求苏联的新闻机构展开反击,驳斥德国舆论界对苏联的恶意攻击。斯大林似乎没有支持李维诺夫,因为苏雷兹回到柏林后,又采取了一系列主动行动。12月2日,苏雷兹和贝松诺夫与德国外交部东方司主管罗丁格尔(Roediger)进行了会谈。苏雷兹询问德方如何才能建立类似《拉巴洛条约》的事宜,贝松诺夫甚至提出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

对于苏联的主动,罗丁格尔一再表示自己是拉巴洛政策的忠诚支持者。但是苏联所有的建议还是被拒绝了。事后,贝松诺夫在向莫斯科提交的报告中肯定了德国内部存在希特勒的反对派。他们出于不同的原因对与苏联关系正常化特别感兴趣,而且对于苏联不反对两国关系正常化感到欣慰,这有助于他们在将来夺取政权[11]。苏雷兹同意这一结论。12月13日,他写信给李维诺夫:“苏德关系正常化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正成为德国高层领导议论的话题……德官方的反苏政策正遭受批评。这些批评不仅来自国防军、施切特和外交部而且还来自纳粹党本身的某些部门。对此,李维诺夫不以为然。他在19日给苏雷兹的回信中说:“不管怎样,我总有疑问……国防军、工业家和希特勒身边的一些人反对希特勒没有什么大惊小怪……这没有丝毫新意。”

当苏雷兹忙于与德国接触时,卡迪拉克继续与德方进行贸易谈判。显然他受到高层的指示,不顾李维诺夫的反对,表示苏联愿意接受德国更多的贷款,大约50亿马克。苏联的态度十分积极。谈判中德国曾要求苏联用黄金和其它硬通货抵赔债务并禁止向苏联出口军事设备,双方吵得相当激烈,但最终双方还是成功地达成妥协,眼看就要签订新的贷款协议。然而在1936年3月,德国突然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公然违背《凡尔赛和约》的领土条款,苏联断然中止了与德国的经贸谈判。

新贷款协议的破产,表明李维诺夫所倡导的集体安全政策取得暂时的胜利。但卡迪拉克和苏雷兹三番五次不顾李维诺夫的反对,积极探求与德国改善关系,至少表明苏联最高决策层在考虑对德政策是犹疑不定,左右摇摆,有时甚至彼此矛盾。

1936年1月,莫洛托夫在最高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上的报告中,着力强调要与德国和解:“……尽管我们不追求贷款……我们没有拒绝,现在也没考虑要拒绝贸易建议。与其他国家发展经济和贸易关系而不考虑这些国家暂时是处于哪派政治力量统治,这是符合苏联政府一贯政策的,我们认为这也符合德国人民的利益。”后来,莫洛托夫在回答记者询问与德国恢复关系的可能性时,他这样回答:“在德国公众中,某些人对苏联有敌对态度,特别是德国***不断重复反苏的演讲,但是公众的主要倾向(能够决定对苏政策)认为改善苏德关系是可能的。”与莫活托夫不同,斯大林在接受美国记者罗伊·哈沃德采访时,不时地提到苏德间的对抗:“在我看来,存在两个战争危险中心:一个是在远东日本地区……;第二个危险地区是在德国……。到目前为止,远东战争危险中心一直是最活跃的。然而,有可能从远东转移到欧洲。这种迹象从希特勒接受法国报刊采访时表现出来。在那次采访中,他努力去谈和平,但是他的和平主义充满了对法国和苏联的威胁。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新东西。”

苏联对德政策的摇摆,为德国提供了可乘之机。苏德贸易谈判虽由于德国占领莱茵非军事区中断,但德国人仍不断提出要扩大苏德贸易。施切特多次询问卡迪拉克,什么时候就贷款问题重开谈判,但强调在贸易谈判中可以不提阻碍双方经贸发展的政治问题。苏联却不这么认为。5月4日,卡迪拉克在宴请德国高级官员时明确提出,苏联认为施切特提出的进一步密切苏德经济关系是可行的,同时强调政治问题也肯定能用同种办法解决。

为了加快与苏联重开谈判,1936年5月,赫尔曼·戈林被任命为一个新的原料和商品交换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与卡迪拉克的经贸会谈。5月13日,在他与卡迪拉克的会谈中表示,他的任务就是要使苏德关系更加密切,不仅是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也是如此。戈林认为加强政治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和扩大双方的贸易关系……。戈林的讲话被苏联看作是德国高层***有意改善两国政治关系的暗示。于是卡迪拉克立即飞回莫斯科寻求指示。8月9日李维诺夫突然写信给卡迪拉克,让他转告德国方面,如果德国允许苏联进口他们的军用设备,苏联会重新考虑接受贷款的有关问题。

国际形势的变化是苏联政府改变态度的根本原因。起初国际形势对李维诺夫有利。4月,法国的人民阵线在大选中获胜。6月4日又组成了以社会党人勃鲁姆为总理的第一届人民政府。这一变化增加了苏联对实现集体安全的信心,使苏联单方面改善对德关系变得不那么迫切。于是,政治局一拖就是几个月没有答复德国的主动提议。可是到了1936年8月,希特勒和其他纳粹***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宣传运动。11月,德意法西斯国家建立反共产国际协定,共同用武力干涉西班牙内战。这一系列事件使苏德关系骤然紧张起来。面对德国国内愈演愈烈的反苏宣传,驻德大使苏雷兹建议停止对德出口石油和其它各种原材料,并发布外交照会给予反击,但苏联最终采取了克制的态度。因为当时苏联正从军事和财政各方面援助西班牙共和国。这一举动显然违犯了国际上刚刚达成不久的不干涉条约,苏联与英法的关系紧张起来,此时苏联不愿对德国采取强硬态度刺激希特勒,以免苏德断交,否则苏联将处于在国际上孤立无援的处境,这对苏联的安全是极为不利的。

苏联的忍让使德国更加有恃无恐,继续引诱苏联签订新的贸易协定。整个1936年秋天,卡迪拉克与戈林、施切特围绕新的贸易协定讨价还价。苏方要求德国撤消对苏进口军事和技术物资的禁令。施切特则希望苏联停止对西班牙共和国的援助,停止对法国人民阵线政府的支持,停止包围德国的政策。他甚至表示,如果苏联能做到这些,德国愿意与苏联就政治问题进行谈判。1937年1月8日,李维诺夫草拟了一份“口头答复”,经政治局批准,由卡迪拉克转告施切特:“苏联政府不会反对现在与德国政府进行改善两国关系的谈判以维护和平。苏联政府也不拒绝派遣官方代表进行谈判。如果德方坚持,苏联政府也同意保守秘密,不把我们最近或将来的会谈公之于众。”这一答复是自1935年春天以来苏联对德国提出的第一个正式的政治提案。这表明苏联高级***认为改善苏德关系的时机已经成熟。1月27日,苏雷兹给克里斯廷斯基的信中写道:“德国很可能在这一阶段删去对苏政策中的不和谐音,原因在于德国严重的经济问题和尚未做好战争准备。这迫使德国与其它国家包括苏联在内寻求妥协。”

苏联的答复中之所以表示谈判可以秘密进行,主要是考虑到法、捷两国。苏联不想因自身与德国谈判而影响与法、捷两国的同盟关系。为了确保这一点,李维诺夫考虑到卡迪拉克缺乏外交经验,建议苏雷兹也参加对德国的会谈。施切特表示可以接受这一答复,但表示他“不倾向于举行秘密会谈”,提出应该进行公开谈判。李维诺夫分析其中原因:德国正准备从英法寻求经济援助,德国是想利用公开的苏德谈判作为砝码,迫使英法让步。于是,李维诺夫急忙通知苏雷兹:与德国谈判可以,但有一个条件即有关谈判的一切事宜必须通知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苏联的建议很快呈送给希特勒,但被希特勒拒绝。3月21日,施切特通知苏雷兹:“他看不到改善两国关系的前景。”至此,苏联谋求与德和平共处,改善两国政治关系的尝试最后失败。

德意两国是怎么干涉西班牙内战的?

西班牙内战是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法西斯军人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的民族民主革命战争。1936年2月16日,人民阵线在大选中获胜,组成由共和党、社会党、***等参加的联合政府。君主派、大地主、资本家、高级僧侣、长枪党人和反动军官等势力仇视新政府。1936年7月18日,在德意法西斯的支持下,佛朗哥发动武装叛乱。 10月1日,西班牙内战开始。

内战初期,西班牙共和军在人民支持下阻止了叛军在南部的进军,控制了国内所有大工业和政治中心、主要海港、交通干线。叛军处境十分危急。但此刻德、意法西斯开始插手,不但帮助将叛军从摩洛哥运抵西班牙,还分别派遣5万和15万军队去西班牙协助叛军作战。英、法等国在“不干涉”政策的名义下,对西班牙政府进行封锁。国际进步力量积极支持西班牙联合政府,来自54个国家的大约3.5万名志愿人员组成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战斗。

1936年11月6日,佛朗哥叛军和干涉军战争矛头直指马德里。至1937年3月,叛军先后向马德里发动4次大规模进攻。在西班牙***等领导下,马德里守军和人民击退了叛军的进攻,守住了首都。之后,叛军把作战重点转向西班牙北部。1937年4月,叛军主力推向毕尔巴鄂方向,对未加设防的城镇和乡村实施空袭,6月20日占领毕尔巴鄂。继而向桑坦德、希洪进军。尽管此间共和军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战略进攻,但未能挽救北部危局。接着,叛军转向东线,1938年3月,突破共和军防线,夺得东线战略主动权。7月25日,共和军在埃布罗河战役中获胜,部分扭转了军事形势。但《慕尼黑协议》的签订助长了德意法西斯支持佛朗哥对共和国的进攻。12月23日,叛军和干涉军开始全面进攻。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共和国内部又出现党派分歧,力量削弱。1939年3月 28日马德里陷落,共和国倾覆,佛朗哥建立独裁统治。内战中有100余万人死亡,成千上万的群众逃往法国。西班牙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最大的流血战争之一,给西班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材料: 战争开始:

人民阵线在1936年2月16日选举中取得胜利后,西班牙反动派同德、意法西斯分子的联系就活跃起来。 1936年3月,圣胡尔霍将军到柏林去,下榻于德国政府客人常住的“凯撒霍夫”旅馆。这位将军在柏林进行了有关德国援助西班牙反革命军事组织的谈判,并商定向德国商行购买大批军事装备。

在反动派和法西斯主义进行军事准备的同时,大资本家也在进行经济怠工。企业主挑起劳资冲突,然后把一切归咎于共和国。土地所有者宁愿把尚未收割的庄稼弃在地里,以使成千上万雇农陷入绝境。共和国的敌人千方百计设法在国家经济和政治生活中造成混乱,破坏左翼共和派政府的威信,为达到此目的采取了罢工、恐怖行为、游行示威和骚动这些手段。在两个月之内(5月15日至7月15日)总罢工95次,局部性罢工200次以上。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混乱现象把小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的某些阶层吓住了,因而引起他们反对共和国。骚动和混乱还把一部分有保守思想的知识分子引到反动派方面。不少人曾高兴地迎接过2月16日人民阵线的胜利,但过了几个月之后,却对共和国冷淡起来了。

到1936年夏天,叛乱准备就绪,一切说明暴乱已迫在眉睫。7月12日,突击警卫军中尉、反法西斯主义者何塞·德尔·卡斯蒂略在马德里被杀害。第二天,他的朋友们杀死了叛乱主要组织者之一——何·卡尔沃·索特洛。

何塞·狄亚斯于7月15日在议会警告说:“大家要当心!反动派准备叛乱!”在马德里、巴塞罗那、毕尔巴鄂和许多其他城市,工人的队伍日夜守卫,等待着法西斯分子的发动。两个营垒的冲突预示着一场殊死的激战。要防止这一点已是不可08了,两个敌对的营垒都对胜利充满信心。民主势力认为,他们能平定反动派的任何叛乱。军阀和反动势力估计能迅速摧毁共和国。西班牙进入了自己历史上一个最悲惨的时期。

法西斯武装叛乱于7月17日在摩洛哥西班牙辖区开始。叛乱分子残酷地击溃了一些单独的抵抗之后,占领了梅利利亚、休达和得土安几个城市。坚持忠于共和国的军官就地被枪毙。

叛乱分子在摩洛哥的武装力量约达35000官兵,其中11000是“外籍军团”,14000是摩洛哥雇佣军。

7月18日,在主要的警备部队和西班牙各城市中突然爆发叛乱。武装力量的80%——12万官兵和大部分国民警卫军站在叛乱分子方面。在纳瓦拉和其他各省,“雷克特”和长枪党人的武装队伍加入到叛乱分子方面来。叛乱的首领原是圣胡尔霍将军,但是他在7月20日从葡萄牙飞回西班牙途中,在极其异常的情况下因飞机失事身死。为了领导在摩洛哥的武装叛乱集团,佛朗哥将军于7月19日乘英国飞机从加那利群岛飞抵得土安。圣胡尔霍死后,他成了叛乱的魁首.

事件以闪电般的速度发展着。军队起来反对共和国。几乎在西班牙的所有城市都发生战斗。兵营受到攻击。人民武装起来了。到处是死刑和枪毙。内战笼罩着西班牙,人民英勇的抗击打乱了叛军的计划。

西班牙全体劳动人民都拿起了武器。工厂、城市和乡村成立了民兵志愿兵的中队、大队和纵队。叛乱的头几天,就有30多万男人和妇女来到集合点报到,他们希望得到步枪。每个人能找到什么——左轮手枪、猎枪、旧式步枪、刀子、叉子、手榴弹、炸药包——就用什么武装起来。人们从地窖和顶楼里取出自己祖先大概是在第一共和国时期用过的那些生了锈的武器,走上街垒和战壕。许多没有武器的人则走上火线,等待伤员或死者的步枪空出来。这是何·狄亚斯称之为“浪漫主义的战争时期”的年代。

群众性的英雄主义、无限的勇敢、奋不顾身的精神、从未见过的热忱——这就是共和国捍卫者的写照。***的口号“诺帕萨兰!”(“他们不会得逞!”)唤起了成千上万反法西斯主义者去战斗。

人民群众几乎是赤手空拳地猛攻兵营,7月19日在马德里,武装警备队的叛乱被平定了。在巴塞罗那和整个加泰罗尼亚,工人们在两天的血战中战胜了军阀。阿斯图里亚斯掌握在人民手中:奥维亚多被包围,而希洪的兵营则被城市居民和矿工们冲锋攻下了。

在安达卢西亚和厄斯特列马都拉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塞维利亚的工人、巴达霍斯和卡塞雷斯的农民和雇农一直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只是在摩洛哥部队的支援下,法西斯分子才得以占领塞维利亚。在加利西亚、拉科鲁尼阿、维哥和其他城市的渔民和工人们在几天之内对军队和国民警卫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在马拉加、巴伦西亚、毕尔巴鄂、桑坦德及其他许多城市和省份,叛军的计划失败了。空军和几乎整个海军仍站在共和国方面。水兵们和低级指挥官们把大部分军舰和潜水艇开进共和国的港口。

头几天战斗的结局使叛军陷入困境。国家的主要工业中心仍掌握在人民手中。共和国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法西斯分子只能在南方的加的斯、韦耳发和塞维利亚等省,以及在北方的加利西亚、纳瓦拉、旧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等地区站稳脚跟。叛军被巴达霍斯省隔开为两部分;莫拉将军统率的北方部队和佛朗哥指挥的南方部队。

在共和国的领土上劳动人民成了经济、政治和军事生活的真正主人。7月19日,何塞·希拉尔(左翼共和党的领袖之一)政府成立,这个政府坚决主张继续进行斗争直到胜利。各地的工厂都转归工人监督,在农村,武装起来的农民夺取了法西斯分子地主的土地。到那时已有十万以上党员的西班牙***是一股巨大的政治力量和动员力量。在马德里、加泰罗尼亚和阿斯图里亚斯,***人立即着手建立战斗部队:“马克西姆·高尔基营”、“卡尔·马克思营”和有名的第五团。

共和国拥有的兵力足以制止叛乱扩大,然后平定它。但是共和阵营不够团结,缺乏统一的军事指挥,民兵力量弱小等妨碍了组织抗击。严重的障碍是人民阵线内部各政治派别之间存在着意见分歧。本来从第一天起就必须建立共和国统一的武装力量。但结果是,每个政党都着手成立自己本派的队伍和军队。各派兵团和纵队之间的军事行动往往又不一致和不协调。民兵中许多个营虽然英勇作战:,但各自为战,毫无明确的军事目的,也不知道前线邻近地段的情况怎样。况且在共和国的领土上成立了几个政府,马德里中央政府以及加泰罗尼亚政府、巴斯克政府、阿斯图里亚斯和莱昂委员会。

加泰罗尼亚的无政府主义者使组织战胜叛乱分子的工作蒙受巨大的损害,成千上万武装起来的人们在他们的控制下在后方无所作为,加泰罗尼亚无政府主义者的纪律松懈和领导无方造成像加泰罗尼亚这样的重要地区很晚才参加反击叛军的斗争。加泰罗尼亚的工业远远不能适应紧张局势的要求。在无政府主义者有着巨大影响的加泰罗尼亚和阿拉贡前线,无政府主义者由于没有遵守军事纪律起码的规矩,纯粹按无政府主义方式行事,通常打不好仗。

巴斯克的情况也不妙,在这里,政权实际上落到以阿吉雷为首的巴斯克民族党手里,而阿吉雷对劳动人民的主动精神怕得要命的,这个政党代表资产阶级利益,虽然在工人阶级一部分人中享有一定的威信,但却使巴斯克较少地接受革命的改革。

结果,法西斯分子得以赢得时间,坚持下来并动员自己的一切力量直至得到意大利、德国和葡萄牙的军事援助,战争拖延下去,西班牙共和国的情况在恶化。

西班牙战争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全体进步人类都站在西班牙人民和共和国方面。整个国际反动派和帝国主义集团都反对西班牙共和国。西班牙共和国公开的和露骨的敌人(一些法西斯主义国家:德国、意大利和葡萄牙)立刻开始援助叛军。在叛乱开始的头几天,德国和意大利的飞机就把14000多士兵和大量军事物资从摩洛哥调到半岛。头几批德国机关枪、大炮、坦克和军事技术人员马上运到里斯本和葡萄牙其他港口。萨拉查的葡萄牙为佛朗哥将军开放自己的边界。战争的头几天,葡萄牙武器甚至葡萄牙军队的个别部队也从葡萄牙运到叛军所占领的地区。由于有这些支援,叛军得以在8月中旬占领了巴达霍斯,同旧卡斯蒂利亚、莱昂、加利西亚和纳瓦拉的北方集团会合。

德国和意大利的援助解救了佛朗哥将军和他的军队。要是没有意、德的武装干涉,共和国本来是能在比较短的期间内平定法西斯叛乱的。但是共和国和叛军之间的力量对比很快便向有利于后者方面发展。英国、法国和美国的统治集团对西班牙战争所采取的立场助长了这种趋势。这些国家的政府使共和制的西班牙得不到它最需要的东西——武器。8月2日,法国的莱昂·勃鲁姆政府提出“不干涉”西班牙事务的建议,虽然这项不干涉协定的主意是英国出的。8月底,法国提议成立不干涉委员会,以承担监督执行协定的任务。9月9日,这个委员会在伦敦开始工作,参加伦敦委员会的有27个欧洲国家。

不干涉协定规定,禁止向西班牙输出和转运武器及军用物资。美国虽然没有参加伦敦委员会,但实际上完全支持“不干涉”政策。美国政府声明自己保持中立,并同样禁止向西班牙输出武器。

对西班牙战争所采取的“不干涉”政策,如果能得到严格遵守的话,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诚然,西班牙共和国失去从国外购买武器的合法权利,但叛军没有外援也必然会遭到失败。从这点出发,苏联于8月23日参加了不干涉协定,以制止西班牙战争扩大,不让它发展成世界大战。同时苏联参加不干涉委员会是为了在必要时利用这个国际讲坛维护西班牙人民的利益。苏联代表利用一致同意的原则,得以阻止伦敦委员会通过打击西班牙共和国利益的决定。

事实上,西方列强的“不干涉”政策原来是掩护意、德武装干涉西班牙的一个幌子,其目的是借法西斯主义国家之手慢慢扼杀西班牙民主共和国。这个政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掩饰英国、法国和美国统治集团把法西斯的侵略指向苏联的打算和希望。德国和意大利越来越猖狂的干涉并没有遇到英国、法国和美国政府的任何阻挠。

共和制的西班牙沿海一带遭到德国军舰的轰击,意大利的海盗潜水艇在地中海活动,1936年11月,德国建立了“康多尔”军团,先是由施佩尔将军,后来则由里希特霍芬和福尔克曼将军指挥。军团拥有强大的防空设施、机械化部队、坦克和装甲车。它的全体战斗人员超过6000人,而空军在刚建立时就已有八个轰炸机和驱逐机大队、一个水上飞机大队。法西斯国家同叛乱分子签订了秘密的互助合作协定。德国和意大利的垄断组织加强了自己在西班牙经济方面的阵地。在柏林设有援助叛乱分子的“W”特别参谋部。1936年8月,在意大利成立了政府的武装干涉西班牙的委员会。

在柏林和罗马的军事参谋部看来,西班牙是未来战争的一个合适的战略基地和试验自己军事技术装备及战术潜力的一种演习场。西班牙作为原料产地和投资的场所在经济上也是有利的。德国和意大利需要利用西班牙的钨、汞、铁和农产品进行军事准备。意、德的干涉还追求一个目的:结束西班牙的民主和革命发展过程,并在比利牛斯山脉那边建立法西斯专政。

德国和意大利为实现自己的计划是不惜工本的。根据粗略的资料,意大利的援助是140亿里拉(尚未包括 1000架飞机的价值)。佛朗哥从墨索里尼那里大约得到大炮2000门、自动武器l万件、步枪24万支、坦克900辆、汽车12000辆、拖拉机800台、潜水艇2艘、驱逐舰4艘和许多其他军事装备。德国给叛军提供的武器援助并不亚于意大利。参加对共和国作战的,有15万意大利正规军和5万德国人。意大利来的空军有轰炸机3个团和 2个大队,驱逐机1个团和2个大队。先后共有600名意大利飞行员参加西班牙战争的空战。意大利人的伤亡是: 6000名被击毙,11000名受伤。

德国人为了研究总体战的战术,在西班牙试用“容克斯——87”俯冲轰炸机和“梅塞施米特一109”驱逐机。德国教官训练了5万多名叛军军官。为了维持“康多尔”军团共花费了2.32亿马克。

在德国和意大利公开武装干涉西班牙共和国的背后,还有英国、法国和美国的帝国主义集团在暗中援助叛军。英国商行供给叛军古油和飞机。佛朗哥从直布罗陀的英国军事基地得到武器和弹药。法国的“雷诺公司”秘密向叛军出售飞机和汽车。法国对西班牙共和国的整个政策是骇人听闻的。莱昂·勃鲁姆政府于1936年7月25日通过一项禁止向共和制西班牙出售武器的决定,从而破坏了,1935年12月签订的西、法贸易协定,根据此协定西班牙共和国有权向法国购买价值4000万法郎的武器。叛军得到美国垄断组织大量的援助。他们所需的石油有75%以上是美国石油公司供给的。佛朗哥和武装干涉者军队中几乎全部军事技术装备都使用美国燃料。

意、德武装干涉和“不干涉”政策很快就造成了力量对比向有利于叛军方面发展。西班牙人民的斗争转变为民族革命战争。西班牙******多·伊巴露丽指出:“其所以说它是民族战争,是因为人民反对外国的武装干涉,这种干涉使西班牙有沦为意、德帝国主义者殖民在的危险,其所以说它是革命战争,是因为西班牙人民为维护、巩固和发展在同西班牙反动派进行长期残酷的斗争过程中赢得的民主自由而斗争。”

法西斯叛乱使国家陷入内战,这次战争成为西班牙的一场民族大悲剧。在西班牙的土地上从来也没有像在这三年的战争中流过这么多血,国际法西斯主义和反动派的势力压在西班牙人民头上。镇压、杀人、报复和仇恨的方式和规模是骇人听闻的。

西班牙人民的英勇抵抗成为和平民主力量反对法西斯主义的第一次国际战争。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西班牙战争是在欧洲反对反动势力的一次最强大的群众性的革命和.民主的发动。西班牙人民在争取自由和民主的斗争中给全世界树立了空前的英雄主义、勇敢和启我牺牲的榜样。

西班牙战争对造就30年代年轻的一代有着巨大的影响。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不仅钦佩西班牙人民的英勇斗争,而且学习他们跟反动派和法西斯进行战斗的精神。西班牙战争的3年,对于世界一切反法西斯主义者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西班牙战争的前线不仅把西班牙人,而且把全人类分为两个世界:一方是法西斯和反动派的世界,另一方是民主和自由的世界。在差不多3年的时间里,西班牙是战争和法西斯势力同和平和社会进步力量之间的分水岭。

西班牙人民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历史意义是重大的。西班牙战争长时间地打乱了德、意法西斯主义的侵略计划,延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共和制的西班牙对战胜法西斯主义和纳粹德国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苏联和世界民主力量对于意大利和德国法西斯进攻共和制的西班牙不能无动于衷。9月间,苏联还在采取观望态度,以待考虑在西班牙战争中是否保持中立。但当德国和意大利开始公开破坏不干涉协定时,苏联便开始给予共和制的西班牙以积极的物质援助。

10月7日,苏联政府公开声明:“如果这种破坏不干—涉协定的现象不立即停止,苏联政府将不再受协定中规定的义务的约束,”10月12日,苏联在伦敦委员会中的代表提出建议,要严格控制葡萄牙港口和采取防止破坏协定的具体措施。

苏联对西班牙人民斗争的态度是十分鲜明的。苏联决定不仅给西班牙共和国以道义上的支持,而且提供物质援助。;苏联政府在10月23日的照会中重申,它“不能认为自己应比参加不干涉协定的任何其他国家受这项协定更多的约束”。苏联政府的具体行动使它的声明更为有力。载运武器的第一艘苏联货轮已于10月13日抵达共和制的西班牙。

苏联给予西班牙共和国外交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援助是不可估量的。在不干涉委员会的一切会议上和国际联盟中,苏联代表都维护共和制西班牙的合法权利并愤怒揭露意、德的武装干涉。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巨大浪潮席卷全苏联。1936年8月3日,莫斯科10多万劳动群众手拿“不许干涉革命的西班牙!”的标语牌走向红场。全国不安地注视着遥远的西班牙的军事行动进展情况。对于苏联来说,头几个五年计划是相当困难的时期,但它仍给共和制的西班牙提供巨大的物质援助。根据“三山纺织工厂”工人的倡议,苏联全国各地开展募捐,以援助西班牙人民。几天内就募集了1200万卢布。到10月底,已超过 4700万卢布。西班牙劳动人民将永远不会忘记,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苏联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国际无产阶级和世界上一切反法西斯主义者都站在西班牙共和国方面。世界各大洲都开展声援西班牙人民的群众运动,甚至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最辽远的角落也成立了西班牙共和国之友协会。在巴黎、伦敦、纽约和世界上其他的城市,民主力量要求给人民阵线的西班牙提供援助。西班牙大使馆收到几千宗捐款和捐助晶。有几万人准备前往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的斗争。国际上声援西班牙共和国的运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为了协调一致,在巴黎成立了援助西班牙共和国的专门国际委员会。共和制的西班牙经由这个委员会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援助——从救护车和药品到小孩吃的炼乳。国际委员会募集了一大笔捐款。在战争的两年内,委员会仅从17个国家就募集到8亿法郎。各种不同政治派别的人们都出来保卫西班牙人民。这是强大的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先进的知识分子——拥护民主、反对法西斯野蛮行为的人们在其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大声疾呼保卫西班牙共和国的有:罗曼·罗兰、肖伯纳、西奥多·德莱塞、阿尔贝特·爱因斯坦、利翁·福伊希特万格、托马斯·曼、欧内斯特·海明威、约里奥·居里、朗之万、毕卡索、迭戈·里维拉及世界上许多其他著名人士。

著名的国际纵队的组成是声援西班牙人民的最高表现,来自54个国家时志愿军加入了这个组织。到西班牙来可不是容易的事。但志愿军的自由战士们有的步行,有的乘火车、坐轮船或渔船,乘飞机,有的公开地、秘密地好不容易才到达西班牙。共同的一点——对法西斯的仇恨和援助西班牙人民的愿望把大家联合起来了。法西斯的宣传机器大肆造谣说,在国际纵队里作战的全是***人。事实上在国际纵队里战斗的有共和派、天主教徒、无党派人士、***人、自由主义者和社会党人;工人、职员、农民、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当时的美国驻共和制西班牙的大使写道,国际纵队的大多数战士“只不过是反法西斯主义者”。国际纵队队员的誓词结尾是:“我自愿来到这里,如果需要,为了拯救西班牙的自由和全世界的自由,我将献出自己全部的、直至最后一滴血。”

总共成立了7个国际纵队,共有24个营和1个编入西班牙第八十六纵队的国际营。有几百名国际纵队志愿军在空军、炮兵部队、工兵部队和救护站工作。第一个国际纵队,即按共和军番号编组的第十一国际纵队,是 1936年10月底成立的。参加这个纵队作战的有德国人、法国人、比利时人、波兰人,保加利亚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南斯拉夫人和奥地利人。第十二国际纵队是于11月初成立的,基本上是由意大利人、德国人、法国人和斯拉夫人组成的。1936月12月至1937年1月期间,组成了第十三纵队,主要是由斯拉夫民族:波兰人、保加利亚人、南斯拉夫人的代表组成的。当时还成立了比利时人和法国人组成的第十四纵队。美国人、英国人和加拿大人加入了 1937年1月至2月间成立的第十五纵队。稍后,在1937年夏天成立了第一百五十纵队。后来在年底成立第一百二十九纵队。到这时由于伤亡甚大,国际纵队的大部分队员已经由西班牙战士组成。国际纵队各个营通常用争取自由和民主的著名战士如加里波的、台尔曼、夏伯阳、密茨凯维支、多姆勃罗夫斯基、亨利·巴比塞、季米特洛夫、林肯等人的名字命名。

整个战争期间,国际纵队志愿军的总数达3.5万人。法国派往共和制西班牙的志愿军约9000人,波兰—— 5000人,意大利——约3500人,美国——2800人,英国——2000人。参加国际纵队作战的还有1000加拿大人, 1200匈牙利人,1200南斯拉夫人,3000德国人和2000奥地利人。7000多国际纵队志愿军战士在反对法西斯争取自由的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牺牲在西班牙战场上的,有第十二国际纵队司令、匈牙利作家马泰·扎尔卡 (在西班牙大家知道的是他所用的卢卡奇将军的名字),德国***中央委员会委员汉斯·拜姆勒,英国营政治委员、作家和历史学家拉尔夫·福克斯,英国***中央委员会委员乔治·布朗,意大利***中央委员会委员尼诺·纳内蒂,第十三国际纵队政治委员、南斯拉夫***中央委员会委员勃拉戈耶·帕洛维奇。在西班牙战场上牺牲者的名单上还有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营营长、保加利亚人格列别纳罗夫,法国人——巴黎的建筑工人阿尔弗雷德·布律热和新闻记者吉·德·特拉韦塞,犹太诗人伊萨克·若费,出色的报导革命的能手古巴人巴勃罗·德,拉·托连特·布劳及许多其他反法西斯英雄的名字。

在国际纵队里作战的还有奥地利***员克列别尔将军(曼弗雷德·施特恩),波兰人瓦尔特将军(卡罗尔·斯维尔切夫斯基),著名的德国作家路德维希·雷恩,意大利工人领袖:路易吉·隆哥、朱泽佩·迪·维多里奥、皮耶特罗·南尼、维多里奥·维达利,法国***政治局委员弗朗索瓦·比尤,匈牙利人费伦茨·明尼赫及国际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其他一些著名活动家。

卓越的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在几乎整个战争期间以军事记者身份在共和制的西班牙工作。他是共和国和西班牙人民亲密的朋友。他的大部分创作与他真心热爱的西班牙有关。他写了一部非常好的关于西班牙战争的书,书名为《丧钟为谁而鸣》,这是一部有力的、勇敢而真实的书。

参加西班牙战争的苏联人,相对地来说,数量不多,但他们的帮助却很大,他们帮助建立共和军,训练西班牙飞行员、坦克手、步兵,参加制订共和军的军事行动计划。在西班牙战场上的苏联志愿军共约600人:军事顾问23人,教官49人,炮兵军官29人,飞行员141人,坦克手 107人,水兵29人,通讯专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以及医务人员106人。翻译人员和各类服务人员70多人。

到西班牙当顾问和军事专家的有罗·雅·马利诺夫斯基、格·米·什捷尔恩、雅·弗·斯穆什克维奇、尼·格·库兹涅佐夫、巴托夫、基·阿·麦列茨科夫、尼·尼·沃罗诺夫、亚·伊,罗季姆采夫等。在西班牙英勇作战的苏联飞行员有:阿·谢罗夫、斯米尔诺夫、亚库申、米纳耶夫、特霍尔、乌格罗瓦托夫、霍利祖诺夫等。在保卫共和国的战斗中立功的苏联坦克手有:克里沃舍英、诺维科夫、尤金、阿尔曼等。

“共青团号”、“涅瓦号”、“库班号”、“土西铁路号”等轮船的苏联水手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完成了前往共和国港口的航行。卓越的政论家米哈伊尔·科利佐夫,作家伊·爱伦堡,新闻记者萨维奇,**摄影师罗·卡尔缅以及许多把自己一切力量和才能献给保卫西班牙共和国事业的苏联人的名字是与西班牙战争分不开的。

苏联和一切民主力量在共和国最需要他们的紧要关头给西班牙以援助,1936年10日,共和国首都面临严重的危险,法西斯叛乱分子和武装干涉者急欲攻占马德里。民主与法西斯主义之间第一次最大的战役到来了。

西班牙爆发内战的原因

3月,西班牙长枪党的领袖桑胡尔霍秘密前往柏林,拜谒纳粹德国的元首希特勒,请求希特勒支持他的叛乱计划。

希特勒知道,位于欧洲西南端的西班牙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它扼守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战略通道,又与德国的宿敌法国接壤。法西斯在西班牙的胜利,将大大加强法西斯国家在欧洲的战略优势,并牵制法国等西方民主国家。他因此慷慨地向桑胡尔霍表示,德国将全力支持他的叛乱,届时将向他提供包括军事装备在内的一切援助。

与此同时,西班牙法西斯分子的代表也来到罗马,寻求墨索里尼的支持。意大利法西斯的既定目标是建立地中海区域的霸权,墨索里尼认为这是上天赐予他的机会,立即答应帮助西班牙法西斯叛乱。

有了德意法西斯援助的承诺,桑胡尔霍有恃无恐,决定发动叛乱。1936年7月17日,在桑胡尔霍的命令下,驻扎西属摩洛哥的西班牙殖民军公开叛乱,武装对抗共和政府。充满血腥的西班牙内战从此开始。叛乱当日,桑胡尔霍乘飞机从葡萄牙回国,飞机失事,桑胡尔霍摔死了,他的副手,法西斯叛军的二号人物佛朗哥便成了叛军的首领。

叛乱像一场可怕的瘟疫,迅速从西属摩洛哥向西班牙国内蔓延。百分之八十的西班牙陆军参与了叛乱。但是,海军和空军仍忠于共和政府,驻扎在西属摩洛哥的叛军主力无法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回国,分布在国内各据点的叛军迅速被共和政府的军队和武装工人所分割、包围。叛军处境岌岌可危。

佛朗哥连连电告柏林和罗马,敦促德意迅速采取援助行动,介入西班牙内战。

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不肯坐视佛朗哥叛军被共和政府打垮,他们进行了联系,决定联手干涉西班牙内战,援助佛朗哥叛军。对于决意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希特勒来说,西班牙是德国的战争高等学校,不仅可以检验德国新式武器的效能,还可以使他的军队取得宝贵的实战经验。

7月28日,30架德国容克运输机在西属摩洛哥机场降落,之后墨索里尼也派来20架运输机。德意还同时派来运输舰船。大批西班牙叛军乘坐德意运输机和军舰,返回西班牙。叛军主力运到西班牙后,西班牙战场的实力对比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叛军逐渐占有优势,共和政府处于叛军南北夹击之中。

1936年11月28日,德国与西班牙叛军签订秘密合作协定。1937年3月20日,意大利也与西班牙叛军签订同样的协定。从此,德意法西斯开始全力援助西班牙叛军。在西班牙内战中,它们共向西班牙叛军提供了1300架飞机、1000辆坦克和大批武器弹药,大大加强了叛军实力。

德意法西斯还派遣大批地面部队参与西班牙内战。德国派遣了绰号为“秃鹰军团”的支援部队,它以空军为主,兵力达16000人。意大利派了一支规模更大的部队去西班牙,总数为73000人,直接与西班牙共和政府作战。

在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之际,英法政府仍推行绥靖政策,它们宣布对西班牙内战的交战双方持中立立场,并实行严格的武器禁运。在英法策划下,欧洲不干涉西班牙委员会组成,德国和意大利居然堂而皇之地成为这个委员会的成员。由于叛军可以持续获得德意法西斯的援助,武器禁运仅仅切断外部世界对西班牙共和政府的支持。

西班牙人民与法西斯的战斗得到了世界进步力量和人民的积极支持。1936年10月,第一批来自前苏联的援助物资抵达西班牙。在此后的两年中,前苏联为西班牙共和政府提供了648架飞机,347辆坦克,1183门火炮及其他物资,并派出3000名军事人员,参加保卫西班牙共和国的战斗。

1936年10月22日,国际纵队建立,来自54个国家的近4万名左翼人士加入了这支志愿部队,他们中有中国人民熟悉的加拿大人白求恩、美国作家海明威、法国作家萨特等著名人士。国际纵队在反击法西斯叛军的进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938年10月28日,根据国际不干涉委员会的决定,国际纵队离开西班牙。他们在巴塞罗那举行告别检阅,无数西班牙人含泪送别。他们知道,在这支队伍中,有2000名国际主义战士为了西班牙的自由和独立,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这片土地。

1938年8月之后,西班牙共和国所获的国际援助日渐减少,到年底已完全断绝。与此同时,德国、意大利更加肆无忌惮地援助佛朗哥叛军。它们的武装部队直接参与叛军对马德里的围攻;它们的空军对共和政府控制下的城镇进行狂轰滥炸,凶残地杀害和平居民;它们的军舰在公海上严密封锁西班牙海峡;意大利公然派遣潜艇,袭击开往西班牙共和政府控制地区港口的商船,包括外国商船。对此,英法奉行绥靖政策,听之任之。

1939年1月,叛军占领加泰洛尼亚地区,共和政府遭到沉重打击,处境危急。3月6日,马德里发生右翼军人政变,颠覆了人民阵线政府。3月28日,佛朗哥叛军在德意军队的协助下,最终攻占马德里。随后西班牙法西斯在全国建立统治。

请教西班牙内战共和政府的失败原因

西班牙内战发生于:1936年~1939年

1936年7月18日清晨,一架事先准备好的英国小型飞机,从北非加那利群岛载着西班牙在该岛的驻军司令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将军飞往西属摩洛哥的德土安。他在那里发动了一场反对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军事叛乱。从此就开始了为时达两年多(1936年7月18日至1939年3月5日)的“西班牙内战”。由于德、意法西斯很快就给予叛乱分子直接支持和进行公开武装干涉,“内战”也在实际上成为西班牙人民抗击法西斯、捍卫民主和独立的民族革命战争。它的意义远远超出西班牙本身,对当时国际关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民主力量和法西斯侵略势力斗争的一个重大事件,是30年代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班牙社会的根本问题

这场内战的根源在西班牙社会本身,是它的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化的结果。而德、意法西斯的支持和干预,是促使这些矛盾爆发,并使内战得以延续和扩大的重要因素。

近代历史上的西班牙曾经是一个强盛的殖民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尤其是占有除巴西外的几乎整个中美洲和南美洲。可是这个显赫一时的殖民强国在3次重大的打击下一蹶不振:第1次是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侵英失败葬身英伦海峡,从此失去了海上霸权;第2次是1810~1826年,拉丁美洲西属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战争,使西班牙殖民体系摇摇欲坠;第3次是1898年美西战争,后起的美国给予它最后一击,它的势力完全被逐出美洲,失去了最后残存的殖民地——古巴、关岛和菲律宾。

军事失利是国力衰弱的必然结果,它反过来又加剧了内部的矛盾,加速了国家的衰落。20世纪初,正当西方其他大国大踏步前进的年代,古老的西班牙却远远被抛在后面,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被挤出了帝国主义争霸的行列,昔日称霸海上的雄风已经一去不复返。

西班牙社会落后的根源在于其半封建的生产关系。在这个基础上交织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土地问题、工人问题和民族问题构成西班牙社会的根本问题。

半封建生产关系首先表现在土地关系上的大土地贵族占有制。被喻为“西班牙社会的癌症”的大庄园制是其土地占有的基本形式。大庄园往往连田数万公顷,而广大农民则贫无立锥之地。20年代的西班牙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57%。土地分配情况如下:1%的人口占有全国耕地51%,14%的人口占有土地35%,20%的人口占有土地11%,25%的人口占有土地2%,40%的人口根本没有土地。大庄园的土地常常是种不完就任意抛荒也不给农民耕种,由中世纪一直沿袭下来的沉重地租夺去农民收获物的一半甚至更多,把农民压得喘不过气,大批农户完全失去了土地沦为雇农。在30年代初,全国只有40%的土地有人耕作,而这些耕地又有1/4年复一年地荒废着。内战前雇农人数约达250万人,只靠打短工为活。因此,农村贫困,阶级矛盾尖锐,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与这种半封建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是政治上的君主立宪制。20世纪的西班牙正处在波旁王朝末代君王阿方索十三世统治下,虽然有议会之类的资产阶级统治机构,但是政府要员,将军和议员们绝大部分还是大土地贵族,另外就是天主教会高级僧侣和一些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按其阶级性质来说,这个政权是封建贵族、上层僧侣和大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可以说,统治西班牙的主要力量还是贵族大地主。

天主教会在西班牙具有特殊的势力和地位。它深入到城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会拥有全国的1/3的地产和一大批企业,高级僧侣本身常常是大地主或大财主,在政治上也有重要的影响,是君主政治的重要支柱。

此外,西班牙还具有一般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班牙是中立国,它利用这一地位和交战双方都发展贸易,经济有所增长。但是重要的经济领域,如冶金、采矿等多为外国资本、尤其是英、法资本所控制。在20年代,西班牙现代无产者人数并不多,只有约40~50万人。1920年4月,成立了西班牙***,党员人数不过1200人。大量手工劳动者和农业劳动者以及小资产阶级的存在是无政府主义和机会主义思潮传播的温床,无政府主义的工会——“全国劳工联合会”会员达100万人;社会党的工会——“劳动总同盟”会员也达20万人。

除阶级矛盾外,西班牙还存在严重的民族矛盾:少数民族处于受压迫的无权地位。由于历史的原因,境内各少数民族:加泰罗尼亚人、加里西亚人、巴斯克人等,都各有其风俗、语言和文化,彼此存在很深的民族隔阂,分离主义严重。20年代初,在俄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高潮的影响下,西班牙工农运动和民族自治运动高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共和民主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这一切都冲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产生了君主制度的危机。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不得不借助原加泰罗尼亚军事长官普里莫·德·里维拉对全国实施军事专政,暂时压制了各类矛盾的发展。1929年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西班牙国内各种矛盾迅速激化,国王只得弃车保帅,抛开普里莫·德·里维拉,让他辞职以平众怒,结束了军事独裁专政。但是这阻止不了革命形势的发展。1931年,西班牙终于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战前苏联是否派兵参加西班牙内战

1、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力量消弱

第一,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内部分裂。

共和政府在马德里保卫战胜利后进行了改革,虽然有了明显的进展,但却是治标不治本的,没有适应时势的要求。许多措施没有得到人民的支持,反而出现了混乱状态,比如,大多数的社会民主党和无政府主义者反对“争取胜利的八项条件”,拉尔哥·卡瓦列罗的追随者们反对***人提出的民主土地改革。由此可见共和政府内部并不是团结的,甚至出现了离心现象。

第二,共和国政府控制区域缩小、军事力量锐减。

1938年初,国家的疆土已有百分之六十落在了法西斯分子手中。与此同时,面对共和政府不断恶化的局势,一些人们产生了投降的念头,虽然共和政府企图扭转这种局面,但自身的力量越来越小,已无力扭转大的趋势。到1939年2月9日,共和国只剩下约占全国领土四分之一、人口约一千万的中南部地区了。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共约七十万人,而且军队装备也不良。在10月30日发生了埃布罗河战役,这次战役使共和政府和叛军都受到了重大削弱,但叛军可以从德意两国得到武器的补充,而共和政府得到苏联援助的物资却被卡在了加泰罗尼亚。

第三,国际纵队撤出。

1938年7月初,伦敦不干涉委员会通过了所谓“召回外国志愿军的计划”。共和国表示同意撤出一万名国际纵队队员,这个数目占当时在共和军中全部外国人的百分之八十,这一计划又削弱了共和政府的力量。应该说,国际纵队帮助共和政府取得了多次战役的胜利,但瓜达拉哈拉战役在成为国际纵队辉煌胜利的同时也成为了国际纵队辉煌的转折点。志愿加入国际纵队的人在早期达到一个高峰后日渐减少,组建国际纵队的最初六个月,总共招募了1、8万人,而后面的六个月里,到达训练营的国际纵队新兵只有6464名。最主要的是国际纵队伤亡率非常的高,使人们不敢再报名参加。尤其随着佛朗哥主力的回师,埃布罗河南岸很快变成了双方的绞肉机,短短两个月里,渡过埃布罗河的7000名国际志愿者的伤亡率达到了75%。于是西班牙共和国***涅格林在国际联盟宣布单方面撤出所有外国战斗部队。1938年10月,国际纵队开始陆续撤出西班牙。在整个战争期间,国际纵队志愿军的总数达三万五千人。其中法国派往共和制西班牙的志愿军约九千人,波兰――五千人,意大利――约三千五百人,美国――二千八百人,英国――二千人。参加国际纵队作战的还有一千加拿大人,一千二百匈牙利人,一千二百南斯拉夫人,三千德国人和二千奥地利人。国际纵队的撤出,使共和政府的战斗更加艰难,力量更加分散。

第四,苏联的撤退。

在内战初期,苏联积极支持共和政府,在财力方面,在1936年苏联政府就支援共和政府300多万美元,人力方面,苏联向西班牙派了大量的军事顾问、专家和志愿者,帮助共和政府制定作战计划和参加作战,据记载,1936年10月,在西班牙作战的苏联飞行员已经达到300人,专家也至少有387名,这些飞行员都表现非常英勇,歼击机飞行员切尔内赫击落德国一架战斗机。[8]物力方面,数据统计,苏联向西班牙共和军交付的屋子总量有:227架飞机、206辆坦克、60辆装甲车、196门中口径火炮、340枚德国造火箭筒、3600挺重机枪、3150挺轻机枪、16万支步枪、12万枚手榴弹以及数万发炮弹和几百万发子弹。[9]

苏联在内战之初积极支持共和政府,他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集体安全政策得以实现,英法可以加入到人民阵线一方,但英法竟然采取了“不干涉”政策,不予苏联在内战中共进退,这就使得苏联害怕英法与法西斯国家形成反苏联盟,所以苏联不得不另谋出路。为了避免英法与德意法西斯相互勾结,苏联放弃了一贯倡导的集体安全政策,开始推行个体安全政策。所以,在1938年以后苏联逐渐减少了对西班牙共和国的支持,并撤回军事顾问与志愿军。

在1938年――1939年这一年中,共和政府内部出现了分歧,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小,与叛军的军事对比上也大不如从前,而国际纵队和苏联的撤退更加消弱了共和国政府的力量,这也预示着共和政府的失败。

2、德意干涉的加强及对佛朗哥叛军的支持

早在1936年11月,德国就建立了“康多尔”军团,此军团拥有强大的防空设施、机械化部队、坦克和装甲车。它的全体战斗人员超过六千人,而空军在刚建立时就已有八个轰炸机和驱逐机大队、一个水上飞机大队。

马德里保卫战佛朗哥叛军失败后,德国和意大利加强了对叛军的援助,在叛军占领的整个地区疯狂的动员和训练新的武装力量。在1937年初,叛乱分子已拥有一直相当强大的、装备精良的正规军队。1937年3月初,意大利的正规军占领了马拉加。德国军舰炮轰了共和制西班牙的沿海一带。3月8日,德意开始对马德里进行又一次进攻,在德国飞机、坦克和炮队的支援下,有五万意大利军被调到这里。4月26日,德国飞行员对盖尔尼卡进行了连续数小时的轰炸,使盖尔尼卡变成了一片废墟。

在共和政府国内外局势急剧恶化的情况下,佛朗哥的装备和有生力量在不断的增长,在加泰罗尼亚,只有三万七千支步枪的不足十二万名的共和军士兵,对抗者差不多三十万佛朗哥分子、意大利人、德国人和摩洛哥人的军队。每一架共和国飞机要对付十五至二十架法西斯飞机。

在德意的积极支持下,佛朗哥叛军于3月28日攻陷了马德里。德意对叛军的支持可以说对整个战争的进程起了重大影响,当叛军陷入困境的时候德意的支持无疑是雪中送炭,在1938年以后加大对叛军的支持,加速了战争结束的进程。

在整个战争中,意大利共派出官兵73000人左右,还提供给叛军700多架飞机、700多辆坦克以及火炮、机关枪等等。军援的总值约120―140亿里尔,等于意大利一年军事预算的两倍。(关于意大利和德国对佛朗哥的军事援助,各种统计数字相差很大。意大利出兵的数字多至15万,少至5万。对德国投入兵力的估计,多至5万,少至5000―6000人。)没有意大利和德国的支援,叛乱分子是绝对不可能获胜的。

3、英法美“不干涉”与中立政策对西班牙的影响

第一,截断了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武器来源,消弱了抵抗力量

英法美在西班牙内战初期采取的“不干涉” 和中立政策,其实质就是“绥靖政策”推行的一种方式,其目标是以牺牲别国的利益安抚侵略者,保全自身利益,以换取和平和安全。但是这一政策的实行损害西班牙共和国的利益,尤其是“不干涉”委员会的成立,要求各参加国实行武器禁运政策,这样就截断了西班牙共和国得到武器的途径,苏联支援共和政府的武器不能到达作战前线,致使共和国士兵的装备在战争后期显得较为落后,武器也出现了短缺现象,作战比较困难。而佛朗哥叛军则可以从德意两国得到武器,内战后期,德意对叛军的支持力度加大,英法美等国则听之任之,任由德意的张狂行为。美国虽然没有加入“不干涉”委员会,但它也实行了“不干涉”政策,在战争中,叛军所需的石油75%以上是美国石油公司提供的。比如在1938年7月25日的埃布罗河战役,虽然叛军伤亡达8万多人,但是,在12月底进攻加泰罗尼亚时,叛军加上意、德侵略军,约有34万人,装备着飞机、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而共和国的军队只有12万人。[12]在1939年1月,共和国军队在得不到不记得情况下,加泰罗尼亚全境陷落。所以英法美的“不干涉”政策变相的削弱了共和政府的力量。

第二,大涨了德意及西班牙叛军的士气

英法等国对德意法西斯国家采取了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使德意更加肆无忌惮的公开支援佛朗哥叛军,由于英法美的默认,法西斯国家的气焰更加嚣张。这时欧洲的一些小国家开始坐立不安,他们害怕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于是开始寻找自己的出路,就比如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就投入了德意法西斯的怀抱,无形之中就壮大了法西斯阵营的力量。而由于英法美的“不干涉”政策,使它们与苏联之间更加不信任,进而不能够团结在一起,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严重的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总之,英法美企图利用德国仇恨社会主义苏联的心理,让德国的侵略矛头指向苏联,但却恰恰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不干涉”政策成为了变相的“干涉”政策,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使西班牙共和政府在得不到援助的情况下节节败退,最终政权落入了佛朗哥手里。

苏联是支持西班牙国内左翼力量的后台。西班牙元首佛朗哥曾经说过,西班牙和西方世界的真正敌人是苏俄,西方国家之间的任何战争都不过是为俄国人“火中取粟”。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佛朗哥立即表示支持德国的军事行动,并很快组织了1.7万人的长枪党志愿军,称为“蓝色师团”,参加对苏作战。佛朗哥强调,“蓝色师团”只表明西班牙抵制苏俄的一贯立场,这并不等于参加轴心国一方作战。

|||二战时,西班牙保持中立并未参战.1936-1939年爆发了西班牙内战.以弗朗哥为首的叛军宣布脱离共和派成立的联合政府而独立.德意始终支持弗朗哥,并最终派军直接参战.而以苏联为首的共产国际支持共和派.双方始终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下,但由于1938年英法强迫捷克与德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最终促成德意直接参战,不久共和军宣布投降.西班牙进入到弗朗哥独裁统治时期,直到1975年他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