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崖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时比分

文章内容

卡文迪什奥运会,卡文迪什cervelo

tamoadmin 2024-06-03
1.卡文迪什的个人经历2.化学中的氢元素是被谁发现的呢3.历史上最美的实验4.奥古斯丁·库仑的生平事迹是如何的?2010年环法自行车赛落下大幕,美国HTC-哥伦

1.卡文迪什的个人经历

2.化学中的氢元素是被谁发现的呢

3.历史上最美的实验

4.奥古斯丁·库仑的生平事迹是如何的?

卡文迪什奥运会,卡文迪什cervelo

2010年环法自行车赛落下大幕,美国HTC-哥伦比亚车队的英国车手卡文迪什夺得最后一个赛段冠军,并且是个人本届环法的第五个赛段冠军。卫冕冠军、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车队的西班牙车手康塔德蝉联冠军,并且获得个人第三个环法总冠军。意大利名将佩塔奇击败胡舒福德加冕冲刺王,穿上绿色领骑衫。以下是本届环法车手前十位的最终排名: 名次 车手 国籍 车队 成绩 01 康塔德 西班牙 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车队 91小时58分48秒 02 安迪-施莱克 卢森堡 丹麦盛宝银行车队 +00:00:39 03 门乔夫 俄罗斯 荷兰拉波银行车队 +00:02:01 04 萨缪尔-桑切兹 西班牙 西班牙11人车队 +00:03:40 05 范登布罗克 比利时 比利时乐透车队 +00:06:54 06 格辛克 荷兰 荷兰拉波银行车队 +00:09:31 07 海斯杰达尔 加拿大 美国GRM车队 +00:10:15 08 罗德里格兹-奥利维尔 西班牙 俄罗斯喀秋莎车队 +00:11:37 09 克鲁齐格 捷克 意大利天然气车队 +00:11:54 10 霍纳 美国 美国无线电工作室车队 +00:12:02 23 阿姆斯特朗 美国 美国无线电工作室车队 +00:39:20

卡文迪什的个人经历

古怪的性格

纪录1

卡文迪什沉默寡言,不善交际,对于卡文迪什的生平主要来源于物理学家汉弗莱·戴维和其他一些朋友的记载,同时也流传着不少传说。据记载,卡文迪什长年穿着一件褪色的天鹅绒大衣,戴当时已经少见的三角帽,性格独特,说话显得犹豫和困难,而面对女士和陌生人会很羞涩而避免和他们说话。他非常喜欢独自沉思,甚至很少和自己的仆人见面,一般只会在桌子上留下字条说明自己晚餐要吃什么,常常是“一只羊腿”。卡文迪什终生未婚,唯一的社会活动就是参加皇家学会俱乐部的两周一次的会议。他对没有研究透彻的东西从不发表,所以尽管他一生只提交过不足20篇论文,却获得了皇家学会成员的一致尊重。

由于其家庭地位和父母留给他的大量财产,使得他曾是伦敦银行的最大储户,但他心思专注在科学研究中,对于财产,他几十年都只让投资顾问买一种股票,不论涨跌。他的一名投资顾问希望建议他向另一股票投资,卡文迪什以平生罕见的大怒的告知对方:“不要拿这些事情来烦我,否则我就解雇你”。故法国科学家biot曾说“卡文迪什是有学问的人中最富有的,也很有可能是富有的人中最有学问的。”

纪录2

17一18世纪,在欧洲的科学家中,出身于中产阶级的为数不少。当时没有专门的科研机构,科学家很多是业余的。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作一些科学研究,器材、药品都得花自己的钱。这就要求科学家不仅具备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更需要一颗奉献给科学的心。卡文迪许恰好具备了这一切。许多人都说,卡文迪许是18世纪英国有学问人中最富者,有钱人中最有学问者。这样说的确毫不夸张。

1731年10月10日,卡文迪许出生在英国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德文郡公爵二世的第五个儿子,母亲是肯特郡公爵的第四个女儿。早年卡文迪许从叔伯那里承接了大宗遗赠, 1783年他父亲逝世,又给他留下大笔遗产。这样他的资产超过了130万英镑,成为英国的巨富之一。

尽管家资万贯,他的生活却非常俭朴。他身上穿的,永远是几套过时陈旧的绅士服。他吃的也很简单,就是在家待客,照样是羊腿一只。

这些钱该怎么用,卡文迪许从不考虑,有一次,经朋友介绍,一老翁前来帮助他整理图书。此老翁穷困可怜,朋友本希望卡文迪许给他较厚的酬金。哪知工作完后,酬金一事卡文迪许一字未提。事后那朋友告诉卡文迪许,这老翁已穷极潦到,请他帮助。卡文迪许惊奇地问:“我能帮助他什么?”朋友说:“给他一点生活费用。”卡文迪许急忙从口袋掏出支票,边写边问:“2万镑够吗?”朋友吃惊地叫起来:“太多,太多了!”可是支票已写好。由此可见,钱的概念在卡文迪许的头脑中是很淡薄的。

在当时,贵族的社交生活花天酒地。卡文迪许却从不涉足。他只参加一种聚会,那就是皇家学会的科学家聚会。目的很明确:为了增进知识,了解科学动态。当时的目击者是这样描述的,卡文迪许来参加聚会,总是低着头,屈着身,双手搭在背后,、悄悄地进入室内。然后脱下帽子,一声不响地找个地方坐下,对别人都不理会。若有人向他打招呼,他会立即面红耳赤,羞涩不堪。有一次聚会是一位会员作实验示范。这位会员在讲解中发现,一个穿着旧衣服、面容枯槁的老头,紧挨在身边认真听讲。当他看了他一眼,老头急忙逃开,躲在他人身后。过一会儿,这老头又悄悄地挤进前面注意地听讲。这奇怪的老头正是卡文迪许。

许多熟人都知道卡文迪许性情孤僻,不喜欢与人谈话。在他的朋友中,能与卡文迪许交谈的没有几个人。化学家武拉斯顿算是其中一个。他总结了一条经验:“与卡文迪许交谈,千万不要看他,而要把头仰起,两眼望着夭,就象对空谈话一样,这样才能听到他的一些见解。”就是这样,卡文迪许的话也不多,他沉默寡 言得出奇,在同龄人中,可能是话说得最少的人了。这种怪僻性洛的形成与他从小生长的环境有一定关系。他两岁时,母亲因生育他弟弟而病逝,从此他失去了母爱。他父亲忙于社交活动,撇下他交由保姆看管,与外界极少往来。直到11岁才被送入一所专收贵族子弟的学校,在学校里他仍然很少与别人交往,这就使他显得特别孤独、羞怯。

纪录3

卡文迪许——是那个年代最有才华而又极其古怪的英国科学家。几位作家为他写过传记。用其中一位的话来说,他特别腼腆,“几乎到了病态的程度”。他跟任何人接触都会感到局促不安,连他的管家都要以书信的方式跟他交流。

有一回,他打开房门,只见前门台阶上立着一位刚从维也纳来的奥地利仰慕者。那奥地利人非常激动,对他赞不绝口。一时之间,卡文迪许听着那个赞扬,仿佛挨了一记闷棍;接着,他再也无法忍受,顺着小路飞奔而去,出了大门,练前门也顾不得关上。几个小时以后,他才被劝说回家。

有时候,他也大胆涉足社交界——尤其热心于每周一次的有伟大的博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举办的科学界聚会——但班克斯总是对别的客人讲清楚,大家绝不能靠近卡文迪许,甚至不能看他一眼。那些想要听取他的意见的人被建议晃悠到他的附近,仿佛不是有意的,然后“只当那里没有人那样说话”。如果他们的话算得上是谈论科学,他们也许会得到一个含糊的答案,但更经常的情形是听到一声怒气冲冲的尖叫(他好像一直是尖声尖气的),转过身来发现真的没有人,之间卡文迪许飞也似的逃向一个比较安静的角落。 ——摘自《万物简史》第四章

纪录4

由于这种古怪的性格,卡文迪许长期深居独处,整天埋头在他科学研究的小于地。他把他家的部分房子进行了改造。一所公馆改为实验室,一处住宅改为公用图书馆,把自家丰富的藏书供大家使用,1733年他父亲死后,他又将他的实验基地搬到乡下的别墅。将别墅富丽堂煌的装饰全部拆去,大客厅变成实验室,楼上卧室变成观象台。甚至在宅前的草地上竖起一个架子,以便攀上大树去观测星象。至于践踏了那些名贵的花草,他毫不在乎。这些都表明,对于科学研究池简直象着了魔一样。

学者,富豪

卡文迪许自1766年发表第一篇论文,开始引起社会的重视,以后他又陆续发表了一些关于化学、物理学的富有成果的报告,逐渐引起英国乃至欧洲科学界的震惊,当时有人表示怀疑,为此英国皇家学会曾组织了一个委员会,重复卡文迪许的实验,结果 完全证实了卡文迪许的卓越实验技巧和他对科学的诚实态度。卡文迪许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赢得了科学界的尊敬。

据说卡文迪许很有素养,但是没有当时英国的那种绅士派头。他不修边幅,几乎没有一件衣服是不掉扣子的;他不好交际,不善言谈,终生未婚,过着奇特的隐居生活。卡文迪许为了搞科学研究,把客厅改作实验室,在卧室的床边放着许多观察仪器,以便随时观察天象。他从祖上接受了大笔遗产,成为百万富翁。不过他一点也不吝啬。有一次,他的一个仆人因病生活发生困难,向他借钱,他毫不犹豫地开了一张一万英镑的支票,还问够不够用。卡文迪许酷爱图书,他把自己收藏的大量图书,分门别类地编上号,管理得井井有序,无论是借阅,甚至是自己阅读,也都毫无例外地履行登记手续。卡文迪许可算是一位活到老、干到老的学者,直到79岁高龄、逝世前夜还在做实验。卡文迪许一生获得过不少外号,有“科学怪人”,“科学巨擘”,“最富有的学者,最博学的富豪”等。

沉睡了一百年的手稿

1810年卡文迪许逝世后,他的侄子齐治把卡文迪许遗留下的20捆实验笔记完好地放进了书橱里,谁也没有去动它。谁知手稿在书橱里一放竟是70年,一进到了1871年,另一位电学大师麦克斯韦应聘担任剑桥大学教授并负责筹建卡文迪许实验室时,这些充满了智慧和心血的笔记获得了重返人间的机会。麦克斯韦仔细阅读了前辈在100年前的手搞,不由大惊失色,连声叹服说:“卡文迪许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他几乎预料到电学上的所有伟大事实。这些事实后来通过库仑和法国哲学家的著作闻名于世。”此后麦克韦决定搁下自己的一些研究课题,呕心沥血地整理这些手稿,使卡文迪许的光辉思想流传了下来。真是一本名著,两代风流。不啻是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卡文迪许,1731年出生在英国。他一生都在实验室和图书馆中度过,在化学、热学、电学方面进行过许多实验探索。但由于他对荣誉看得很轻,所以对于发表实验结果以及得到发现优先权却很少关心,致使其许多成果一直未被公开发表。直到19世纪中叶,人们才从他的手稿中发现了一些极其珍贵的资料,证实他对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卡文迪许最为人称道的科学贡献,首先是他最早研究了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并于1771年用类似的实验对电力相互作用的规律进行了说明。他通过对静电荷的测定研究,在1777年向皇家学会提出的报告中说:“电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很可能反比于电荷间距离的平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物体中多余的电几乎全部堆积在紧靠物体表面的地方。而且这些电紧紧地压在一起,物体的其余部分处于中性状态。”与此同时,他还研究了电容器的容量;制造了一整套已知容量的电容器,并以此测定了各种仪器样品的电容量。而且预料到了不同物质的电容率,并测量了几种物质的电容率,初步提出了“电势”概念。

卡文迪许毕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从事实验研究达50年之久,性格孤僻,很少与外界来往。卡文迪许的主要贡献有:1781年首先制得氢气,并研究了其性质,用实验证明它燃烧后生成水。但他曾把发现的氢气误认为燃素,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1785年卡文迪许在空气中引入电火花的实验使他发现了一种不活泼的气体的存在。他在化学、热学、电学、万有引力等方面进行地行多成功的实验研究,但很少发表,过了一个世纪后,麦克斯韦整理了他的实验论文,并于1879年出版了名为《尊敬的亨利·卡文迪许的电学研究》一书,此后人们才知道卡文迪许做了许多电学实验。麦克斯韦说:“这些论文证明卡文迪许几乎预料到电学上所有的伟大事实,这些伟大的事实后来通过库仑和法国哲学家们的著作而闻名于科学界。”

早在库仑之前,卡文迪许已经研究了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问题。1777年,他向皇家学会提出报告说:“电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很可能反比于电荷间距离的平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物体中多余的电几乎全部堆积在紧靠物体表面的地方,而且这些电紧紧地压在一起,物体的其余部分处于中性状态。”他还通过实验证明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他还早于法拉第用实验证明电容器的电容取决于两极板之间的物质。他最早建立电势概念,指出导体两端的电势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欧姆定律在1827年才确立)。当时还无法测量电流强度,据说他勇敢地用自己的身体当作测量仪器,以从手指到手臂何处感到电振动来估计电流的强弱。

卡文迪许的重大贡献之一是1798年完成了测量万有引力的扭秤实验,后世称为卡文迪许实验。他改进了英国机械师米歇尔(John Michell,1724~1793)设计的扭秤,在其悬线系统上附加小平面镜,利用望远镜在室外远距离操纵和测量,防止了空气的扰动(当时还没有真空设备)。他 用一根39英寸的镀银铜丝吊一6英尺木杆,杆的两端各固定一个直径2英寸的小铅球,另用两颗直径12英寸的固定着的大铅球吸引它们,测出铅球间引力引起的摆动周期,由此计算出两个铅球的引力,由计算得到的引力再推算出地球的质量和密度。他算出的地球密度为水密度的5.481倍(地球密度的现代数值为5.517g/cm3),由此可推算出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为 6.754×10-11 Nm2/kg2(现代值前四位数为6.672)。这一实验的构思、设计与操作十分精巧,英国物理学家J.H.坡印廷曾对这个实验下过这样的评语:“开创了弱力测量的新时代”。

卡文迪许在1766年发表了《论人工空气》的论文并获皇家学会科普利奖章。他制出纯氧,并确定了空气中氧、氮的含量,证明水不是元素而是化合物。他被称为“化学中的牛顿”。

卡文迪许一生在自己的实验室中工作,被称为“最富有的学者,最有学问的富翁”。卡文迪许于公元1810年3月10日去世。

后来,他的后代亲属德文郡八世公爵S.C.卡文迪许将自己的一笔财产捐赠剑桥大学于1871年建成实验室,它最初是以 H.卡文迪什命名的物理系教学实验室,后来实验室扩大为包括整个物理系在内的科研与教育中心,并以整个卡文迪许家族命名。该中心注重独立的、系统的、集团性的开拓性实验和理论探索,其中关键性设备都提倡自制。近百年来卡文迪许实验室培养出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已达26人。麦克斯韦、瑞利、J.J.汤姆逊、卢瑟福等先后主持过该实验室。

化学中的氢元素是被谁发现的呢

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卡文迪什(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1731~1810)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1731年10月10日生于法国尼斯。1749年考入剑桥大学,1753年尚未毕业就去巴黎留学。后回伦敦定居,在他父亲的实验室中做了许多电学和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176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03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国院士。卡文迪什毕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从事实验研究达50年之久,性格孤僻,很少与外界来往,终身未娶。他在化学、热学、电学、万有引力等方面进行地行多成功的实验研究,但很少发表,过了一个世纪后,麦克斯韦整理了他的实验论文,并于1879年出版了名为《尊敬的亨利·卡文迪什的电学研究》一书,此后人们才知道卡文迪什做了许多电学实验。麦克斯韦说:“这些论文证明卡文迪什几乎预料到电学上所有的伟大事实,这些伟大的事实后来通过库仑和法国哲学家们的著作而闻名于科学界。” 卡文迪什的重大贡献之一是1798年完成了测量万有引力的扭秤实验,后世称为卡文迪什实验。他改进了英国机械师米歇尔(John Michell,1724~1793)设计的扭秤,在其悬线系统上附加小平面镜,利用望远镜在室外远距离操纵和测量,防止了空气的扰动(当时还没有真空设备)。他用一根39英寸的镀银铜丝吊一6英尺木杆,杆的两端各固定一个直径2英寸的小铅球,另用两颗直径12英寸的固定着的大铅球吸引它们,测出铅球间引力引起的摆动周期,由此计算出两个铅球的引力,由计算得到的引力再推算出地球的质量和密度。他算出的地球密度为水密度的5.481倍(地球密度的现代数值为5.517g/cm3),由此可推算出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为 6.754×10-11 Nm2/kg2(现代值前四位数为6.672)。这一实验的构思、设计与操作十分精巧,英国物理学家J.H.坡印廷曾对这个实验下过这样的评语:“开创了弱力测量的新时代”。

卡文迪什在1766年发表了《论人工空气》的论文并获皇家学会科普利奖章。他制出纯氧,并确定了空气中氧、氮的含量,证明水不是元素而是化合物。他被称为“化学中的牛顿”。

卡文迪什一生在自己的实验室中工作,被称为“最富有的学者,最有学问的富翁”。卡文迪什于1810年2月24日去世。

后来,他的后代亲属德文郡八世公爵S.C.卡文迪什将自己的一笔财产捐赠剑桥大学于1871年建成实验室,它最初是以 H.卡文迪什命名的物理系教学实验室,后来实验室扩大为包括整个物理系在内的科研与教育中心,并以整个卡文迪什家族命名。该中心注重独立的、系统的、集团性的开拓性实验和理论探索,其中关键性设备都提倡自制。近百年来卡文迪什实验室培养出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已达26人。麦克斯韦 、瑞利、J.J汤姆孙、卢瑟福等先后主持过该实验室。

历史上最美的实验

卡文迪什。

早在十六世纪,瑞士的一名医生就发现了氢气。他说:“把铁屑投到硫酸里,就会产生气泡,像旋风一样腾空而起。”他还发现这种气体可以燃烧。然而他是一位著名的医生,病人很多,没有时间去做进一步的研究。

十七世纪时又有一位医生发现了氢气。那时人们的智慧被一种虚假的理论所蒙蔽,认为不管什么气体都不能单独存在,既不能收集,也不能进行测量。这位医生认为氢气与空气没有什么不同,很快就放弃了研究。

最先把氢气收集起来并进行认真研究的是在1766年英国的一位化学家卡文迪什。

卡文迪什非常喜欢化学实验,有一次实验中,他不小心把一个铁片掉进了盐酸中,他正在为自己的粗心而懊恼时,却发现盐酸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这个情景一下子吸引了他。他又做了几次实验,把一定量的锌和铁投到充足的盐酸和稀硫酸中(每次用的硫酸和盐酸的质量是不同的),发现所产生的气体量是固定不变的。这说明这种新的气体的产生与所用酸的种类没有关系,与酸的浓度也没有关系。

卡文迪什用排水法收集了新气体,他发现这种气体不能帮助蜡烛的燃烧,也不能帮助动物的呼吸,如果把它和空气混合在一起,一遇火星就会爆炸。卡文迪什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发现了这种新气体与普通空气混合后发生爆炸的极限。他在论文中写道:如果这种可燃性气体的含量在9.5%以下或65%以上,点火时虽然会燃烧,但不会发出震耳的爆炸声。

随后不久他测出了这种气体的比重,接着又发现这种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是水,无疑这种气体就是氢气了。卡文迪什的研究已经比较细致,他只需对外界宣布他发现了一种氢元素并给它起一个名称就行了。但卡文迪什受了虚假的“燃素说”的欺骗,坚持认为水是一种元素,不承认自己无意中发现了一种新元素。

后来拉瓦锡听说了这件事,他重复了卡文迪什的实验,认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氢和氧的化合物。在1787年,他正式提出“氢”是一种元素,因为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便用拉丁文把它命名为“水的生成者”。

奥古斯丁·库仑的生平事迹是如何的?

一、化学史上十项最美的实验

2003年,由美国科学家发起的,全球化学家投票评选的“历史上最美的化学实验”评出结果:十九世纪中叶,巴斯德(Pasteur)在显微镜下手工分离右旋和左旋酒石酸盐被评为第一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地人工分离光学异构体,并且是通过如此具有艺术性的方式.科学家认为,这个实验不仅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还是技术与艺术,简单与美的完美结合.它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中对称性的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同时还是科学的美学意义的绝佳体现. 如果说Woodward.R.B一生的工作是使有机合成在技术和艺术上达到颠峰,是复杂性的美的标志,那么巴斯德的工作,就是简单与和谐在科学上的代名词.他的假设,即分子的不对称性是生命的机理之一,至今仍是关于生命起源的一个重要推断,而这个推断,却只是从这个十九世纪中期的一个如此简单的实验得出的,这不能不让人惊叹. 背景介绍: 凡没有第二类对称元素的物质,都是手性物质.(旋转轴是第一类对称元素,除此之外都是第二类对称元素) 外消旋的手性物质可以被拆分成两种结构简式完全相同,但对平面偏振光的旋转角度完全相反(一个向左一个就向右)的两种物质,这两种物质被互称对映异构体(它们在三维空间不能够完全重合,但一种物质的镜像和另一种物质可以重合,就像左手和右手一样).巴斯德显微镜下的左旋酒石酸盐和右旋酒石酸盐就是这样的两种物质.(外消旋就是说,当这两种物质等量混合后,对平面偏振光失去了旋转能力)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这两种物质的结晶形状是不一样的,正如左右手的关系,而巴斯德所做的,就是在显微镜下把他们分开.。

二、历史上最美丽的十大物理实验

最简单的仪器和设备,发现了最根本、最单纯的科学概念,这些“抓”住了物理学家眼中“最美的”科学之魂的实验,就像是一座座历史丰碑一样,人们长久的困惑和含糊顷刻间一扫而空,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清晰。

罗伯特·克瑞丝是美国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哲学系的教员、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历史学家,他最近在美国的物理学家中作了一次调查,要求他们提名历史上最美丽的科学实验。9月份出版的《物理学世界》刊登了排名前10位的最美丽实验,其中的大多数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

令人惊奇的是这十大实验中的绝大多数是科学家独立完成,最多有一两个助手。所有的实验都是在实验桌上进行的,没有用到什么大型计算工具比如电脑一类,最多不过是把直尺或者是计算器。

从十大经典科学实验评选本身,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出2000年来科学家们最重大的发现轨迹,就像我们“鸟瞰”历史一样。 《物理学世界》对这些实验进行的排名是根据公众对它们的认识程度,排在第一位的是展示物理世界量子特征的实验。

但是,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9月25日的美国《 *** 》根据时间顺序对这些实验重新排序,并作了简单的解释。 埃拉托色尼测量地球圆周长 古埃及的一个现名为阿斯旺的小镇。

在这个小镇上,夏日正午的阳光悬在头顶:物体没有影子,阳光直接射入深水井中。埃拉托色尼是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他意识到这一信息可以帮助他估计地球的周长。

在以后几年里的同一天、同一时间,他在亚历山大测量了同一地点的物体的影子。发现太阳光线有轻微的倾斜,在垂直方向偏离大约7度角。

剩下的就是几何学问题了。假设地球是球状,那么它的圆周应跨越360度。

如果两座城市成7度角,就是7/360的圆周,就是当时5000个希腊运动场的距离。因此地球周长应该是25万个希腊运动场。

今天,通过航迹测算,我们知道埃拉托色尼的测量误差仅仅在5%以内。(排名第七)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 在16世纪末,人人都认为重量大的物体比重量小的物体下落得快,因为伟大的亚里士多德已经这么说了。

伽利略,当时在比萨大学数学系任职,他大胆地向公众的观点挑战。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已经成为科学中的一个故事:他从斜塔上同时扔下一轻一重的物体,让大家看到两个物体同时落地。

伽利略挑战亚里士多德的代价也许使他失去了工作,但他展示的是自然界的本质,而不是人类的权威,科学做出了最后的裁决。(排名第二) 伽利略的加速度实验 伽利略继续提炼他有关物体移动的观点。

他做了一个6米多长、3米多宽的光滑直木板槽。再把这个木板槽倾斜固定,让铜球从木槽顶端沿斜面滑下,并用水钟测量铜球每次下滑的时间,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曾预言滚动球的速度是均匀不变的;铜球滚动两倍的时间就走出两倍的路程。伽利略却证明铜球滚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平方成比例:两倍的时间里,铜球滚动4倍的距离,因为存在恒定的重力加速度。

(排名第八) 牛顿的棱镜分解太阳光 艾萨克·牛顿出生那年,伽利略与世长辞。牛顿166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后因躲避鼠疫在家里呆了两年,再后来顺利地得到了工作。

当时大家都认为白光是一种纯的没有其他颜色的光(亚里士多德就是这样认为的),而彩色光是一种不知何故发生变化的光。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牛顿把一面三棱镜放在阳光下,透过三棱镜,光在墙上被分解为不同颜色,后来我们称作为光谱。

人们知道彩虹的五颜六色,但是他们认为那是因为不正常。牛顿的结论是:正是这些红、橙、黄、绿、青、蓝、紫基础色有不同的色谱才形成了表面上颜色单一的白色光,如果你深入地看看,会发现白光是非常美丽的。

(排名第四) 卡文迪许扭矩实验 牛顿的另一伟大贡献是他的万有引力定律,但是万有引力到底多大? 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亨利·卡文迪许决定要找出这个引力。他将两边系有小金属球的6英尺木棒用金属线悬吊起来,这个木棒就像哑铃一样;再将两个350磅重的铅球放在相当近的地方,以产生足够的引力让哑铃转动,并扭动金属线。

然后用自制的仪器测量出微小的转动。 测量结果惊人的准确,他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卡文迪许计算地球的密度和质量。

卡文迪许的计算结果是:地球重6.0*1024公斤,或者说13万亿万亿磅。(排名第六) 托马斯·杨的光干涉实验 牛顿也不是永远正确。

在多次争吵后,牛顿让科学界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光是由微粒组成的,而不是一种波。1830年,英国医生、物理学家托马斯·杨用实验来验证这一观点。

他在百叶窗上开了一个小洞,然后用厚纸片盖住,再在纸片上戳一个很小的洞。让光线透过,并用一面镜子反射透过的光线。

然后他用一个厚约1/30英寸的纸片把这束光从中间分成两束。结果看到了相交的光线和阴影。

这说明两束光线可以像波一样相互干涉。这个实验为一个世纪后量子学说的创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排名第五) 米歇尔·傅科钟摆实验 去年,科学家们在南极安置一个摆钟,并观察它的摆动。他们是在重复1851年巴黎的一个著名实验。

1851年法国科学家米歇尔·傅科在公众面前做了一个实。

三、化学史上十项最美的实验

2003年,由美国科学家发起的,全球化学家投票评选的“历史上最美的化学实验”评出结果:十九世纪中叶,巴斯德(Pasteur)在显微镜下手工分离右旋和左旋酒石酸盐被评为第一名。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地人工分离光学异构体,并且是通过如此具有艺术性的方式。科学家认为,这个实验不仅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还是技术与艺术,简单与美的完美结合。

它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中对称性的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同时还是科学的美学意义的绝佳体现。 如果说Woodward.R.B一生的工作是使有机合成在技术和艺术上达到颠峰,是复杂性的美的标志,那么巴斯德的工作,就是简单与和谐在科学上的代名词。

他的假设,即分子的不对称性是生命的机理之一,至今仍是关于生命起源的一个重要推断,而这个推断,却只是从这个十九世纪中期的一个如此简单的实验得出的,这不能不让人惊叹。 背景介绍: 凡没有第二类对称元素的物质,都是手性物质。

(旋转轴是第一类对称元素,除此之外都是第二类对称元素) 外消旋的手性物质可以被拆分成两种结构简式完全相同,但对平面偏振光的旋转角度完全相反(一个向左一个就向右)的两种物质,这两种物质被互称对映异构体(它们在三维空间不能够完全重合,但一种物质的镜像和另一种物质可以重合,就像左手和右手一样)。巴斯德显微镜下的左旋酒石酸盐和右旋酒石酸盐就是这样的两种物质。

(外消旋就是说,当这两种物质等量混合后,对平面偏振光失去了旋转能力)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这两种物质的结晶形状是不一样的,正如左右手的关系,而巴斯德所做的,就是在显微镜下把他们分开。

四、物理学史上十大最美丽的实验

第1名:托马斯·杨的双缝演示应用于电子干涉实验牛顿和托马斯·杨对光的性质研究得出的结论都不完全正确。

光既不是简单地由微粒构成,也不是一种单纯的波。20世纪初,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分别指出一种叫光子的东西发出光和吸收光。

但是其他实验还是证明光是一种波状物。经过几十年发展的量子学说最终总结了两个矛盾的真理:光子和亚原子微粒(如电子、光子等等)是同时具有两种性质的微粒,物理上称它们具有波粒二象性。

将托马斯·杨的双缝演示改造一下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科学家们用电子流代替光束来解释这个实验。

根据量子力学,电粒子流被分为两股,被分得更小的粒子流产生波的效应,它们相互影响,以至产生像托马斯·杨的双缝演示中出现的加强光和阴影。这说明微粒也有波的效应。

第2名: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在16世纪末,人人都认为重量大的物体比重量小的物体下落得快,因为伟大的亚里士多德已经这么说了。伽利略,当时在比萨大学任职,他大胆地向公众的观点挑战。

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已经成为科学中的一个故事:他从斜塔上同时扔下一轻一重的物体,让大家看到两个物体同时落地。枷利略挑战亚里士多德的代价也使他失去了工作,但他展示的是自然界的本质,而不是人类的权威,科学作出了最后的裁决。

第3名:密立根的油滴实验很早以前,科学家就在研究电。人们知道这种无形的物质可以从天上的闪电中得到,也可以通过摩擦头发得到。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J·J·托马斯已经确立电流是由带负电粒子即电子组成的。1909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密立根开始测量电流的电荷。

密立根用一个香水瓶的喷头向一个透明的小盒子里喷油滴。小盒子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一个电池,让一边成为正电极,另一边成为负电极。

当小油滴通过空气时,就会吸一些静电,油滴下落的速度可以通过改变电板问的电压来控制。密立根不断改变电压,仔细观察每一颗油滴的运动。

经过反复试验,10年后,密立根得出结论:电荷的值是某个固定的常量,最小单位就是单个电子的带电量。第4名:牛顿的棱镜色散实验牛顿出生那年,伽利略与世长辞。

牛顿166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因躲避鼠疫在家里呆了两年,后来顺利地得到了工作。当时大家都认为白光是一种纯的没有其他颜色的光(亚里士多德就是这样认为的),而彩色光是一种不知何故发生变化的光。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牛顿把一面三棱镜放在阳光下,透过三棱镜,光在墙上被分解为不同颜色,后来我们称作为光谱。人们知道彩虹的五颜六色,但却不知其原因。

牛顿的结论是:正是这些红、橙、黄、绿、青、蓝、紫基础色有不同的色谱才形成了表面上颜色单一的白色光,如果你深入地看看,会发现白光是非常美丽的。第5名:托马斯·杨的光干涉实验在多次争吵后,牛顿让科学界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光是由微粒组成的,而不是一种波。

但牛顿也不是永远正确的。1830年,英国医生、物理学家托马斯·杨用实验来验证这一观点。

他在百叶窗上开了一个小洞,然后用厚纸片盖住,再在纸片上戳一个很小的洞。让光线透过,并用一面镜子反射透过的光线。

然后他用一个厚约三十分之一英寸的纸片把这束光从中间分成两束。结果看到了相交的光线和阴影。

这说明两束光线可以像波一样相互干涉。这个实验为一个世纪后量子学说的创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6名:卡文迪什扭秤实验牛顿的另一伟大贡献是他的万有引力定律,但是万有引力到底多大?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亨利·卡文迪什决定要找出这个引力。他将小金属球系在长为6英尺(1英尺等于0.305米)木棒的两边并用金属线悬吊起来,这个木棒就像哑铃一样。

再将两个350磅(1磅等于0.4536千克)的铜球放在相当近的地方,以产生足够的引力让哑铃转动,并扭转金属线。然后用自制的仪器测量出微小的转动。

测量结果惊人地准确,他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卡文迪什计算地球的密度和质量。卡文迪什的计算结果是地球的质量为6.0 x10^24kg.第7名:埃拉托色尼测量地球圆周长古埃及有一个现名为阿斯旺的小镇。

在这个小镇上,夏至日正午的阳光悬在头顶,物体没有影子,阳光直接射入深水井中。埃拉托色尼是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馆长,他意识到这一信息可以帮助他估计地球的周长。

在以后几年里的同一天、同一时间,他在亚历山大测量了同一地点的物体的影子。发现太阳光线有轻微的倾斜,在垂直方向偏离了大约7°。

假设地球是球状,那么它的圆周应跨越360°。如果两座城市成7°,就是7/360的圆周,就是当时5000个希腊运动场的距离。

因此地球周长应该是25万个希腊运动场。今天,通过航迹测算,我们知道埃拉托色尼的测量误差仅仅在5%以内。

第8名:伽利略的加速度实验伽利略提炼他有关物体移动的观点。他做了一个6m多长、3m多宽的光滑直木板槽,再把这个木板槽倾斜固定,让钢球从木槽顶端沿斜面滑下,并用水钟测量钢球每次下滑的时间,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曾预言滚动球的速度是均匀不变的:铜球滚动两倍的时间就走出两倍的路程。伽利略却证明钢球滚动的路程和时间。

五、最美丽的十大物理实验

米歇尔·傅科钟摆实验 去年,科学家们在南极安置一个摆钟,并观察它的摆动。

他们是在重复1851年巴黎的一个著名实验。1851年法国科学家傅科在公众面前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根长220英尺的钢丝将一个62磅重的头上带有铁笔的铁球悬挂在屋顶下,观测记录它前后摆动的轨迹。

周围观众发现钟摆每次摆动都会稍稍偏离原轨迹并发生旋转时,无不惊讶。实际上这是因为房屋在缓缓移动。

傅科的演示说明地球是在围绕地轴自转的。在巴黎的纬度上,钟摆的轨迹是顺时针方向,30小时一周期。

在南半球,钟摆应是逆时针转动,而在赤道上将不会转动。在南极,转动周期是24小时。

(排名第十) 卢瑟福发现核子实验 1911年卢瑟福还在曼彻斯特大学做放射能实验时,原子在人们的印象中就好像是“葡萄干布丁”,大量正电荷聚集的糊状物质,中间包含着电子微粒。但是他和他的助手发现向金箔发射带正电的阿尔法微粒时有少量被弹回,这使他们非常吃惊。

卢瑟福计算出原子并不是一团糊状物质,大部分物质集中在一个中心小核上,现在叫作核子,电子在它周围环绕。(排名第九) 伽利略的加速度实验 伽利略继续提炼他有关物体移动的观点。

他做了一个6米多长,3米多宽的光滑直木板槽。再把这个木板槽倾斜固定,让铜球从木槽顶端沿斜面滑下,并用水钟测量铜球每次下滑的时间,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曾预言滚动球的速度是均匀不变的:铜球滚动两倍的时间就走出两倍的路程。伽利略却证明铜球滚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平方成比例:两倍的时间里,铜球滚动4倍的距离,因为存在恒定的重力加速度。

(排名第八) 古埃及的一个现名为阿斯旺的小镇。在这个小镇上,夏至日正午的阳光悬在头顶:物体没有影子,阳光直接射入深水井中。

埃拉托色尼是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他意识到这一信息可以帮助他估计地球的周长。在以后几年里的同一天、同一时间,他在亚历山大测量了同一地点的物体的影子。

发现太阳光线有轻微的倾斜,在垂直方向偏离大约7度角。 剩下的就是几何学问题了。

假设地球是球状,那么它的圆周应跨越360度。如果两座城市成7度角,就是7/360的圆周,就是当时5000个希腊运动场的距离。

因此地球周长应该是25万个希腊运动场。今天,通过航迹测算,我们知道埃拉托色尼的测量误差仅仅在5%以内。

(排名第七) 卡文迪许扭矩实验 牛顿的另一伟大贡献是他的万有引力定律,但是万有引力到底多大? 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亨利·卡文迪许决定要找出这个引力。他将两边系有小金属球的6英尺木棒用金属线悬吊起来,这个木棒就像哑铃一样。

再将两个350磅重的铅球放在相当近的地方,以产生足够的引力让哑铃转动,并扭转金属线。然后用自制的仪器测量出微小的转动。

测量结果惊人的准确,他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卡文迪许计算地球的密度和质量。卡文迪许的计算结果是:地球重6.0*1024公斤,或者说13万亿万亿磅。

(排名第六) 托马斯·杨的光干涉实验 牛顿也不是永远正确。在多次争吵后,牛顿让科学界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光是由微粒组成的,而不是一种波。

1830年,英国医生、物理学家托马斯·杨用实验来验证这一观点。他在百叶窗上开了一个小洞,然后用厚纸片盖住,再在纸片上戳一个很小的洞。

让光线透过,并用一面镜子反射透过的光线。然后他用一个厚约1/30英寸的纸片把这束光从中间分成两束。

结果看到了相交的光线和阴影。这说明两束光线可以像波一样相互干涉。

这个实验为一个世纪后量子学说的创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排名第五) 牛顿的棱镜分解太阳光 艾萨克·牛顿出生那年,伽利略与世长辞。

牛顿166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后来因躲避鼠疫在家里呆了两年,后来顺利地得到了工作。 当时大家都认为白光是一种纯的没有其它颜色的光(亚里士多德就是这样认为的),而彩色光是一种不知何故发生变化的光。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牛顿把一面三棱镜放在阳光下,透过三棱镜,光在墙上被分解为不同颜色,后来我们称作为光谱。人们知道彩虹的五颜六色,但是他们认为那是因为不正常。

牛顿的结论是:正是这些红、橙、黄、绿、青、蓝、紫基础色有不同的色谱才形成了表面上颜色单一的白色光,如果你深入地看看,会发现白光是非常美丽的。(排名第四) 罗伯特·米利肯的油滴实验 很早以前,科学家就在研究电。

人们知道这种无形的物质可以从天上的闪电中得到,也可以通过摩擦头发得到。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J·J·托马斯已经确立电流是由带负电粒子即电子组成的。

1909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米利肯开始测量电流的电荷。 米利肯用一个香水瓶的喷头向一个透明的小盒子里喷油滴。

小盒子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一个电池,让一边成为正电板,另一边成为负电板。当小油滴通过空气时,就会吸一些静电,油滴下落的速度可以通过改变电板间的电压来控制。

米利肯不断改变电压,仔细观察每一颗油滴的运动。经过反复试验,米利肯得出结论:电荷的值是某个固定的常量,最小单位就是单个电子的带电量。

(排名第三)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 在16世。

六、物理学十大最美丽实验是什么

://wl.zxxk/Article/34626. 最简单的仪器和设备,发现了最根本、最单纯的科学概念,这些“抓”住了物理学家眼中“最美的”科学之魂的实验,就像是一座座历史丰碑一样,人们长久的困惑和含糊顷刻间一扫而空,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清晰。

罗伯特·克瑞丝是美国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哲学系的教员、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历史学家,他最近在美国的物理学家中作了一次调查,要求他们提名历史上最美丽的科学实验。9月份出版的《物理学世界》刊登了排名前10位的最美丽实验,其中的大多数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

令人惊奇的是这十大实验中的绝大多数是科学家独立完成,最多有一两个助手。所有的实验都是在实验桌上进行的,没有用到什么大型计算工具比如电脑一类,最多不过是把直尺或者是计算器。

从十大经典科学实验评选本身,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出2000年来科学家们最重大的发现轨迹,就像我们“鸟瞰”历史一样。 《物理学世界》对这些实验进行的排名是根据公众对它们的认识程度,排在第一位的是展示物理世界量子特征的实验。

但是,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9月25日的美国《 *** 》根据时间顺序对这些实验重新排序,并作了简单的解释。 埃拉托色尼测量地球圆周长 古埃及的一个现名为阿斯旺的小镇。

在这个小镇上,夏日正午的阳光悬在头顶:物体没有影子,阳光直接射入深水井中。埃拉托色尼是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他意识到这一信息可以帮助他估计地球的周长。

在以后几年里的同一天、同一时间,他在亚历山大量了同一地点的物体的影子。发现太阳光线有轻微的倾斜,在垂直向偏离大约7度角。

剩下的就是几何学问题了。假设地球是球状,那么它的圆周应跨360度。

如果两座城市成7度角,就是7/360的圆周,就是当时5000个希腊运动场的距离。因此地球周长应该是25万个希腊运动场。

今天,通过航迹测算,我们知道埃拉托色尼的测量误差仅仅在5%以内。(排名第七)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 在16世纪末,人人都认为重量大的物体比重量小的物体下落得快,因为伟大的亚里士多德已经这么说了。

伽利略,当时在比萨大学数学系任职,他大胆地向公众的观点挑战。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已经成为科学中的一个故事:他从斜塔上同时扔下一轻一重的物体,让大家看到两个物体同时落地。

伽利略挑战亚里士多德的代价也许使他失去了工作,但他展示的是自然界的本质,而不是人类的权威,科学做出了最后的裁决。(排名第二) 伽利略的加速度实验 伽利略继续提炼他有关物体移动的观点。

他做了一个6米多长、3米多宽的光滑直木板槽。再把这个木板槽倾斜固定,让铜球从木槽顶端沿斜面滑下,并用水钟测量铜球每次下滑的时间,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曾预言滚动球的速度是均匀不变的;铜球滚动两倍的时间就走出两倍的路程。伽利略却证明铜球滚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平方成比例:两倍的时间里,铜球滚动4倍的距离,因为存在恒定的重力加速度。

(排名第八) 牛顿的棱镜分解太阳光 艾萨克·牛顿出生那年,伽利略与世长辞。牛顿166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后因躲避鼠疫在家里呆了两年,再后来顺利地得到了工作。

当时大家都认为白光是一种纯的没有其他颜色的光(亚里士多德就是这样认为的),而彩色光是一种不知何故发生变化的光。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牛顿把一面三棱镜放在阳光下,透过三棱镜,在墙上被分解为不同颜色,后来我们称作为光谱。

人们知道彩虹的颜六色,但是他们认为那是因为不正常。牛顿的结论是:正是这些红、橙、黄、绿、青、蓝、紫基础色有不同的色谱才形成了表面上颜色单一的白色光,如果你深入地看看,会发现白光是非常美丽的。

(排名第四) 卡文迪许扭矩实验 牛顿的另一伟大贡献是他的万有引力定律,但是万有引力到底多? 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亨利·卡文迪许决定要找出这个引力。他两边系有小金属球的6英尺木棒用金属线悬吊起来,这个木棒就像哑铃一样;再将两个350磅重的铅球放在相当近的地方,以产生足够的引力让哑铃转动,并扭动金属线。

然后用自制的仪器测量出微小的转动。 测量结果惊人的准确,他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卡文迪许计算地球的密度和质量。

卡文迪许的计算结果是:地球重6.0*1024公斤,或者说13万亿万亿磅。(排名第六) 托马斯·杨的光干涉实验 牛顿也不是永远正确。

在多次争吵后,牛顿让科学界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光是由微粒组成的,而不是一种波。

七、化学史上评出的十大最美化学实验

1.巴斯德(Louis Pasteur)将酒石酸盐类的光学异构物分离(1848年)

2.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在金属氧化方面的研究,随后导引出燃烧和氧化作用的基本理论。(约1775年)

3.费雪(Emil Fischer)确定葡萄糖的结构。(约1890年)

4.戴维(Humphry Davy)利用电解分离元素,包括钠、钾(1807年)与镁、钙、锶、钡(1808年)。

5.柏金(William Henry Perkin)人工合成淡紫色的染料。(1856年)

6.克希荷夫(Gustav Kirchhoff)和本生(Robert Bunsen)证明金属盐类在火焰中加热,释放出的光谱线具有元素特质(焰色反应)。(1859年)

7.卜利士力(Joseph Priestley)透过加热「红色的金属灰」--也就是氧化汞,发现了氧气。(1774年)

8.巴特莱特(Neil Bartlett)利用六氟化铂合成六氟铂酸氙,是合成稀有气体化合物的第一人。(1962年)

9.格里纳(Victor Grignard)发现含镁的有机化合物可应用在有机合成。(约1899年)

10.居礼夫妇(Marie and Pierre Curie)发现钋和镭元素。(1898年)

1785—1786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发现了电荷相互作用的定律,这一定律标志着电学成为科学。库仑本来学习的是工程与建筑学,也就是说,他是一位工程师。库仑曾经在法国巴黎的军事工程学院学习,那时他开始阅读牛顿的有关著作。

在18世纪40年代,荷兰的实验中发现了玻璃瓶储电现象,物理学教授马森布罗克发明了莱顿瓶。这种设备其实很原始,它却在电的研究上起了巨大的作用,因为电无法触摸,更不好控制。人们早期研究电现象时,只是忙于观察放电以及导电等性质,还不知道电的度量。在静电研究中,到底怎样测定电量是一道难题。在静电研究工作中,有两个人的工作我们要充分肯定,即卡文迪什和库仑。

卡文迪什是科学怪人。现在世界上有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就是剑桥大学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而建立的。卡文迪什终生未婚,献身科学研究。他是英国人,贵族出身。因为他的性格郁郁寡欢,很孤僻,不爱凑热闹,也不把研究成果发表出来,只是一味地研究,所以他被称为“科学怪人”。后人认识到了他的很多价值,而他在当时并不为人所注意,只是因为他的遗稿被人发现,许多天才的创见才没有埋入地下从而得见光明。

卡文迪什用英国地质学家米切尔发明的扭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数,在电学方面做出了富有开拓性的工作。但是,直到半个世纪之后,他的工作才被人发现。卡文迪什取得了当时世界第一流的成就,但是由于湮没了50多年,因此已经有别的科学家提出了某些论点。没能充分利用上卡文迪许的研究,是物理学界的遗憾,这主要与卡文迪什本人有关。

卡文迪什用扭秤测万有引力常数,库仑用扭秤测量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1777年,库仑从磁罗盘的研究出发,发展并深化了扭转的有关理论。他证明出,物体如果发生简谐振动,扭力和扭转角成正比。同此,库仑自己研究出来测量微小作用力的扭秤。库仑发明的扭秤,其实是一条很轻的水平铁片。在铁片中点上,系着一根长长的细铁丝,整个装置挂在玻璃匣之中,这样就是扭秤了。

库仑把一个带电的球放在铁片一端,另一个带电的球放在铁片的另一端。这样,扭秤就会转动。从而可以发现两个带电球体间的作用力。库仑计算出,这力与球体中心间的距离成平方反比。虽然如此,库仑发现了电荷间的电力关系,但是具体电流量的大小很难测出。卡文迪什所用的方法是感觉法。他用手指抓住电极的一端,电流要么到腕关节,要么到肘关节,甚至到身体,由此来估量电流是强还是弱。

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库仑想出一个中间物体。他最终发现,电的引力或斥力与两个小球上的电荷之积成反比例。他和卡文迪什都认识到了这一点。电学定性定量分析从此开始了,人们把这个关系称为库仑定律,它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出奇的相似。大自然真是奇妙莫测,遍透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