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农业被收割_阿根廷农业产量
1.中国停止购买美国大豆后,为什么美国大豆的销量反而增加?
2.今年大豆的收获怎么样?
3.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4.转基因粮食是什么?对人体有害吗?
5.欧洲1873-1896年大繁荣中为什么会出现“大萧条”现象?
这不就是典型的美国收割各国财富的套路吗?以阿根廷为首的南美诸国以及东南亚国家曾经均被通过这种方式收割了一大波优质资产。
顺便提一句,阿根廷以前是发达国家,后来变成了发展中国家,阿根廷政府经常陷入债务破产危机。这其中除了有阿根廷本身不争气的因素再,最重要的原因是被美国狠狠收割了一波。大致讲讲美国通过这种方式收割国家财富的步骤。
1.美元流入他国推高各国资产和汇率
美国想要收割的第一步是组织资本流入这个国家。美元进入后开启买买买操作,大量买入这个国家的各类优质公司的股票。
随着美国资本的买入,这个国家的股票行情会大幅上升,对美元汇率也会大幅提高。国内的其他资本一看赚钱的机会来了必然会跟着美国资本一起买买买,最终使得这个国家的股票价格更加高。
经济过热、出现泡沫是美国人惯用的手段。
2.突然撤资导致各国汇率下跌,股市崩盘
等到了目标国家资产价格泡沫较为严重的时候美国就要开始第二个动作了。
美联储来个加息,原来在目标国资本市场疯狂购买的美元会开始回流美国。回流前先要抛出股票再还回美元,这使得股票价格暴跌,该国货币大幅度贬值。市场一看,美元都走了于是就跟着一起抛售。
美国在这一步中在汇率上取得了收益。由于对方国家货币汇率大跌,能够换到更多美元,这导致目标国家的外汇储备被赚走了不少。
3.卷土重来低价收割目标国优质资产
经过前面的两步,目标国国内的优质资产价格已经很低了,可以说遍地都是黄金。
这时美元又回来了,开始捡便宜,低价买入各类目标国优质资产的股票,就像徒留啃食着尸体一般贪婪地不放过一分利润。
高价卖、低价买不仅让美国资本赚到了资产交易中的差价,更让他们以极低的价格获得了优质资产的大量股权。比如,目标国家的电力公司、化工企业、能源企业等。
中国会被美国资本收割吗?
答案是不会,因为我们国家的金融体制较为严谨,对于资本项目进行了管控。简单来说,每年流入国内的美元资本是要进行审核的,不符合要求的不准进入、超过年流入额度的不准流入。同时流出的时候也有讲究,必须经过审核后才能流出。
资本管制有其不足的地方但不得不承认,管控无疑是金融基础还不扎实国家的一道守护墙,保护着国家不受美国、美元资本的收割。
中国停止购买美国大豆后,为什么美国大豆的销量反而增加?
大豆,花生,棉花 等农作物
大豆
通称黄豆。为双子叶植物纲、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粗壮,直立,密被褐色长硬毛。叶通常具3小叶;托叶具脉纹,被**柔毛;叶柄长2-20厘米;小叶宽卵形,纸质;总状花序短的少花,长的多花;总花梗通常有5-8朵无柄、紧挤的花;苞片披针形,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针形,被伏贴的刚毛;花萼披针形,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状。荚果肥大,稍弯,下垂,黄绿色,密被褐**长毛;种子2-5颗,椭圆形、近球形,种皮光滑,有淡绿、黄、褐和黑色等多样。花期6-7月,果期7-9月。
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大豆可以加工豆腐、豆浆、腐竹等豆制品,还可以提炼大豆异黄酮。其中,发酵豆制品包括腐乳、臭豆腐、豆瓣酱、酱油、豆豉、纳豆等。而非发酵豆制品包括水豆腐、干豆腐(百页)、豆芽、卤制豆制品、油炸豆制品、熏制豆制品、炸卤豆制品、冷冻豆制品、干燥豆制品等。另外,豆粉则是代替肉类的高蛋白食物,可制成多种食品,包括婴儿食品。?
根据有关专家预测,2018年新季大豆上市开秤价预计为1.9元/斤。东北多地紧急下文扩大大豆种植面积,豆农补贴可在百元以上!国家扩大大豆种植面积除了能够缓解国内供应缺口,还可以预防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可谓一举两得。为鼓励东北地区扩大大豆面积,黑龙江地区今年新增500万亩大豆面积,并在已安排1150万亩轮作试点基础上,再新增200万亩耕地轮作试点扩种大豆,每亩补贴150元。?
花生
原名落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又名?长生果?、?泥豆?、?番豆?等。属蔷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匍匐,长30~80厘米,翼瓣与龙骨瓣分离,荚果长2~5厘米,宽1~1.3厘米,膨胀,荚厚,花果期6~8月。主要分布于巴西、中国、埃及等地。可用于制皂和生发油等化妆品的原料。
花生中含有25%~35%的蛋白,主要有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水溶性蛋白又称为乳清蛋白,占花生蛋白的10%左右,盐溶性蛋白占花生蛋白的90%。盐溶性蛋白主要包括花生球蛋白和伴花生球蛋白,花生球蛋白是由两个亚基组成的二聚体,伴生花生球蛋白由6到7个亚基组成。
只要种植管理好,普遍亩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
棉花
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
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或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0.75~1.5寸),含纤维素约87~90%,水5~8%,其他物质4~6%。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等。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产量大、生产成本低,使棉制品价格比较低廉。棉纤维能制成多种规格的织物,从轻盈透明的巴里纱到厚实的帆布和厚平绒,适于制作各类衣服、家具布和工业用布。棉织物坚牢耐磨,能够洗涤和在高温下熨烫,棉布由于吸湿和脱湿快速而使穿着舒服。如果要求保暖好,可通过拉绒整理使织物表面起绒。通过其他整理工序,还能使棉织物防污、防水、防霉;提高织物抗皱性能,使棉织物少烫甚至不需要熨烫;降低织物洗涤时的缩水,使缩水率不超过1%。
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是中国、美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埃及、巴基斯坦、土耳其、阿根廷和苏丹。
棉花能制成各种规格的织物。棉织物坚牢耐磨,能洗涤并在高温下熨烫。棉布吸湿和脱湿快速而使穿着舒适。棉花的主副产品都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正如前人所说?棉花全身都是宝?。它既是最重要的纤维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粮食作物,还是纺织、精细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因此,必须努力使棉花增产,搞好综合利用,增产增值,以增加棉农收入和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多方面的需要。
另一个性的用途是用于护肤抗皱的美容产品。
棉花种植也是不错的。最高每亩效益2000元以上。
今年大豆的收获怎么样?
中国可以说是消费大国。如果能得到中国市场,就等于不担心吃喝。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每年中国进口美国的大豆占美国大豆总销售量的三分之二。从中国退出大豆进口后,其他国家纷纷从美国购买,美国的大豆市场因中国退出而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美国大豆最大的优点是便宜。不仅自己国家的人喜欢吃,很多外国人也喜欢。美国的大豆是转基因大豆,但完全不影响人们对它的爱,我认为转基因大豆的口感会更好。
中国不再购买的时候,美国为了填补这个空缺,低价出售,美国大豆成品比较低,利润很高,买中国市场的时候肯定赚了大钱。对于疯狂降价的大豆,当然吸引了大量的大豆需求者,很多国家先在国内购买囤货,美国大豆卖得快,销量也在稳步提高。中国几周没有增加新的美国大豆订单,取消了61.5万吨以上的美国大豆订单。过去一年里,美国大豆出口的60%左右被中国收购。可以合理地说,现在应该减少美国大豆的出口量。事实上,美国大豆完全没有受到影响。
据农业部透露,今年6月美国新都的总销售量为800万吨,同比增长127%。那么,哪个国家取代了中国,大量购买了美国大豆?据悉,荷兰、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进口商计划购买更多的美国大豆。墨西哥已经预订了近100万吨的美国大豆进口量,比去年增加了4倍。这个数字达到创纪录的221,000吨,比去年平均高出近10倍。阿根廷作为世界第三大大豆出口国,宣布将从美国购买54万吨,以应对国内干旱。巴基斯坦是最讽刺的国家,预售了273,000吨美国大豆,同比增长44%。
这么多国家疯狂购买美国大豆,让人不明白吗?用美国大豆接近10年来的最低点。因此,被中国最大买家抛弃后,美国大豆价格暴跌,其他国家无法忍受诱惑。这与超市的“低价打折”掀起购买浪潮的原因相同。巴西宣布购买100万吨美国大豆,高价出售给中国吗?在这些“无节制”的国家里,一个国家很难引起我们的注意。据巴西、巴西食品出口集团透露,巴西最多进口100万吨美国大豆,供应国内加工业,10月采购量将增加。
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一句话,不好
据有关方面提供的信息,大豆收获开始,市场价格下降。
目前安徽、河南的大豆收获已基本结束,山东、河北大豆收获已超
过90%,吉林、辽宁、内蒙古三省大部分收获已经超过80%,黑龙
江大豆收获面积已超过60%。
今年的大豆质量较好,山东、安徽大豆的出油率基本都可以达到
15--16%。
但是刚刚收获的大豆的含水率有些偏高。
安徽新产大豆的油厂收购价为0.96元/斤(合1920元/吨),
河南的收购价格较安徽高出1--2分/斤,为0.97--0.98
元/斤(合1940--1960元/吨)。山东大豆的油厂收购价格
在2000元/吨左右。这些新产大豆的水份含量和出油率均为15-
16%,但商品相对而言较少。黑龙江大豆收购价目前依然维持在
0.87元/斤的水平上。由于大规模的上市还未到来,农民惜售,油
厂在豆粕和豆油价格节节跌落的情况下也不敢冒然收购。
国内市场上,由于8、9月份港口大豆积压非常严重,抑制了国内
大豆市场价格的上扬,有消息表明,山东港积压数为42万吨,疏散速
度非常慢。9月下旬河南、安徽新产大豆率先收获,山东地产大豆也陆
续开始收获上市,东北大豆10月份开始大批量上市将直接导致原料供
应充足,而国内压榨企业在经历了7、8、8三个月的压榨高峰期以后,
对大豆的需求将有所减少。农民在变现的压力下将加快大豆的上市步伐,
短期内的供需矛盾形成了大豆价格上涨的巨大压力。另外,考虑到已下
发的棕榈油配额60万吨年底前必须用完,以及近期菜籽进口有所增加,
国内大豆价格在年底前回升阻力重重。
进口大豆华北地区比上旬下跌30--80元/吨,大连、山东和
天津基本上在每吨2050元左右,华东地区港口成交价大都在2150
元左右,基本与上旬持平。
国际市场上,美国大豆收割进展顺利是大豆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美国农业部(USDA)10月10日称58%的美国大豆已收割,高于
41%的五年平均。10月12日USDA公布的月度作物报告预计
2000年美国大豆产量28.23亿蒲式耳(合7650万吨),出口
量9.65亿蒲式耳(合2616万吨),期末库存估计仍为3.65亿
蒲式耳(合989万吨),大豆压榨量16.15亿蒲式耳(合4377
万吨)。USDA估计2000/01年度巴西大豆产量3350万吨,
出口量990万吨;预计阿根廷大豆产量2260万吨,出口440万吨;
中国的大豆进口量725万吨。
转基因粮食是什么?对人体有害吗?
高中地理必修2 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人口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传统型:“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第二章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 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城市化
1、 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 雨岛效应 、城郊热力环流 、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①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第三章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形成条件(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
2、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3)特征: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农业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
(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①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
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② 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闲时。
③ 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4)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①气候: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形:平坦开阔③土壤:土壤肥沃④水源:灌溉条件好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②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面向国际市场④机械化水平高⑤科技水平高⑥政府鼓励扶持
4、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区位条件: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
(4)措施:①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②围栏放牧,划区轮牧③开辟水源,种植饲料④改善交通条件
4、其他农业地域类型
地域类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主要特点
迁移农业
某些原始部落地区
生产力水平低,“刀耕火种”
影响生物多样化;气候恶化
乳畜业
发达国家,我国大城市周围等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对牛奶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布的影响大;
集约化程度高等。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原料、土地、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动力(能源)工农业基础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经济效益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利润。[记忆]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2、社会效益[了解]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国防的需要:
个人偏好的影响:工业惯性的影响:
3、环境效益[理解+记忆]
读课本《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分析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应如何选择?分析过程:某工厂——污染类型——如何治理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理解记忆]
1.工业联系
(1)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也属于这种****,如生产流水线。
(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
业
3)信息联系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导致集聚的主导因素: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① 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 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 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④ 有利于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原因: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如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寻找区位)。
(2)工业分散的条件:①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方便、快捷、廉价;② 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世界的“同时性”。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理解记忆]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记忆]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
1.发展的区位特点[记忆]
(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较近(3)充沛的水源(4)便捷的交通(5)广阔的市场
2.衰落的主要原因[记忆]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
(1)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记忆]凡世界区域的传统工业都可借鉴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
A、调整工业结构 (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新建或引入技术水平高的中小型企业)
B、调整工业布局 (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
C、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科技和教育、工业旅游、金融服务业)
D、优化环境
4、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区)的转型: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城市资源(无论是矿产、土地和人力资源)都各不相同,因此不能走一条固定的模式,要按照自身的特点进行经济转型。如山西大同转型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旅游、煤炭的深加工和新兴工业,河南平顶山的转型方面除煤化工外海发展盐化工。
这类型的城市或区域转型出路: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的整治措施,一般的规律:(1)优化产业结构,(2)立足本地区位优势,培育优势产业 (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旅游业
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理解记忆]
1、 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 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读课本图)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记忆]
① 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
② 20世纪70年代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③
国内条件
发达的信贷体系
④ 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1)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 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3、温州工业可以借鉴的地方:(1)企业间相互交流与协作(2)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3)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五、美国“硅谷”(读课本图)—— 微电子工业为主导[理解记忆]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 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
(2) 产品:研发费用高;
(3) 增长和更新速度快;
(4) 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2.崛起原因[记忆]
(1)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旧金山东南部
(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
(4)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航空港)。
(5)军事订货:特殊的条件!(美国国防部)
世界区域内的高科技产业的区位因素:(1)地理位置(2)环境因素(3)交通因素
(4)科技人才因素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记忆]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三、[理解记忆]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2、社会因素(人口和城市)
3、经济因素(主导因素和决定性因素)4、技术因素(作保障)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四、重要的交通运输网[记忆]
1、铁路网(文科要求)
五横:
京包—包兰 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 滨洲—滨 南昆
七纵
京沪 京九 京哈 京广 焦枝—枝柳 宝成—成昆 兰青—青藏
2、修建铁路的意义作用:
政治战略意义——(1)有利于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2)有利于巩固国防安全。
经济意义——(1)促进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2)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促进沿线经济发展。(3)完善交通铁路网
四、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1)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完善道路网(2)以自行车代步出行(3)禁止大货车进市中心,在市中心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记忆]
时期
人类思想
人地关系
采猎文明
崇拜自然
人地基本协调
农业社会
利用自然
对抗性增强,环境受到破坏
工业革命
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新技术革命
人类谋求协调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直面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 [理解记忆]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纳和清除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表现:[记忆](1)资源短缺(2)生态破坏(3)环境污染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生物物种的减少)两大类。
3、环境问题的分布:[记忆]
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其原因是: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
三、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的防治:[理解记忆]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从总体上,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2、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的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课本图)
(2)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必然性:[记忆]
1)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 3)深刻的环境危机
2、途径——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记忆]
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1)循环经济在工业中的表现形式是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循环经济在农业中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良性发展。留民营村是“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所采取主要措施:调整产业机构,开展综合利用,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3、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
①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后果:使人类的社会生产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人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②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绿色食品市场应采取什么措施前景才会更广阔?:(1)加强对绿色食品的宣传和扶持(2)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产品价格(3)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健康观念、消费观念,促进绿色食品的发展
欧洲1873-1896年大繁荣中为什么会出现“大萧条”现象?
一,转基因风波缘起
2009年11月27日,农业部颁发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的国家。
农业部此举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学者上书中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提交关于谨慎对待转基因问题的提案。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在物种基因组中嵌入了(非同种)外源基因的食品。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必然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农业部批准的我国即将推广种植的转基因水稻就是将细菌中的有毒基因(下称Bt),插入到水稻的遗传物质DNA中,使水稻自己产生Bt抗虫毒素,杀死以谷物为食的昆虫。
二,转基因食品动物实验危害事件
(1)英国政府资助的研究显示,食用了转基因土豆的老鼠出现了肝脏癌症早期症状、睾丸发育不全、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部分萎缩等异常现象。
(2)德国黑森州北部农民从1997年开始试种Bt-176玉米,并用作奶牛的补充饲料,2000年当农民开始提高该玉米在饲料中的比例后,所有的牛都死亡了。2004年瑞士联邦技术研究院地球植物学研究所海尔比克教授发现,Bt-176中的用来毒杀欧洲玉米螟的Bt毒素,无法分解,最终毒死了奶牛。
(3)2006年,俄罗斯科学院高级神经生理研究所科学家伊琳娜艾尔马科娃博士研究发现,食用转基因大豆食物的老鼠,其幼鼠一半以上在出生后头三个星期死亡,是没有食用转基因大豆老鼠死亡率的6倍。
(4)绝育是吃转基因食物的动物出现的普遍问题,“印度在哈里亚纳邦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吃了转基因棉籽的水牛有并发症,如早产,流产,不育,并子宫脱垂。许多小牛死亡。在美国,大约24个农民报告说成千上万只猪吃了转基因玉米品种后不能生殖或出现假怀孕现象”。
三,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转基因化食品改变了我们所食用食品的自然属性,它所使用的生物物质不是人类食品安全提供的部份,并未进行较长时间的人体安全性试验,这会对人体构成极大的健康危害。
(2)转基因化食品会产生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会在食品中产生较高水平和新的毒素。
(3)过敏或变态反应:基因技术会在食品中产生不能预见的和未知的变态反应原。科学家把巴西胡桃的特性移植到黄豆上去,结果却使一些对胡桃过敏的人在摄取黄豆后有产生过敏性反应的可能。
(4)转基因食品中减少食品的营养价值或降解食品中重要的成份:美国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具有抗除草剂基因的大豆中,异黄酮类激素等防癌的成份减少了。基因化食品的虚假新鲜感迷惑消费者,有光泽的红色蕃茄能贮藏几周,但营养价值较低。
(5)转基因技术采用耐抗菌素基因来标识转基因化的农作物,这就意味着农作物带有耐抗菌素的基因。这些基因通过细菌而影响我们。英国的研究显示,转基因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会进入到生物体内,其结果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如果类似结果发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就可能培养出功效最强的、抗菌素也无法杀死的超级细菌。
(6)副作用能人体:Mayeno,A.N.等(1994)报告,发生一种新的,不明原因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嗜酸性肌痛。临床表现有麻痹、神经问题、痛性肿胀、皮肤发痒、心脏出现问题,记忆缺乏、头痛、光敏、消瘦。后查明系日本一公司生产的基因化工程细菌产生的色氨酸所致。食用者在3个月后发病,导致37人死亡,1500人体部份麻痹,5000多人发生偶尔性无力。
(7)2007年,法国科学家证实:孟山都公司生产的一种转基因玉米对人体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
四,世界各国对转基因的态度
(1)美国虽是转基因粮食生产大国,可是国内消费转基因食品却极少。其所种植的转基因大豆、玉米在美国本土主要用于动物饲料和生产酒精燃料,再就是出口发展中国家,包括非洲、中国。近期国际先驱导报于7月6日发表文章:《美国全面反思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发明国美国,已经承认了第一代转基因技术的失败,并且认为转基因技术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会构成极大的不确定性危害。
(2)欧盟成员国的政府和民众对于转基因作物大部分都采取坚决抵制的态度,2008年至2009年,法国政府、德国、希腊、匈牙利、卢森堡、奥地利下达了禁令,禁止种植转基因作物。
(3)俄罗斯目前未批准任何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日本只批准了转基因康乃馨的种植。在印度只有棉花是唯一进行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
(4)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严格检测食品中转基因成份、有毒有害物质、病原体,保证前来参会的各国人士的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同时我国一些转基因育种专家却声称要在3至5年内将转基因主粮推上中国人的餐桌。
五,转基因作物的推广严重威胁中国的粮食主权安全
美国原国务卿基辛格曾经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转基因粮食不仅是“生物安全”问题存疑,而且还存在巨大的“粮食安全”和“政权安全”隐患。
传统农业可以从收成中留种,但转基因种子必须每年都购买新种子。垄断企业为了防止农民留种,发明了“自杀种子”, 这样跨国巨头便可以保证农民必须每年购买种子,以保证自己巨大的商业利益。将种地留种的权利拱手交给别人,尤其是把遏制中国作为主要战略的美国的公司,对中国的粮食主权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转基因粮食的关键技术在美国人手里,这使中国的粮食安全存在巨大隐患! 我国正在申请商业化种植及在研的8个转基因水稻品系中,没有一种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相反,孟山都在转基因粮食方面申请了533项专利技术,几乎覆盖了粮食生产一切环节,这意味着中国一旦在粮食上大面积推广转基因粮食后,每年要向美国公司支付昂贵的购买粮种费和交专利费。除专利外,孟山都还迫使农民必须使用转基因种子专用的除草剂、化肥,农民一旦使用了美国的转基因种子,就必须不断向孟山都等美国种子供应商购买新种子和化肥、农药,从而沦为美国种子公司的新农奴。
中国如果大规模推广转基因粮食,我国很快将丧失粮食生产的主动权。这样跨国公司就会控制中国的粮食生产,国家的命脉受制于美国,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性将无从谈起,粮食将变成美国控制中国的武器。一旦中美关系紧张,美国完全可以停止向中国提供转基因粮食技术和种子,13亿中国人将陷入饥饿和混乱中,“粮食安全”问题就会转变为“政权安危”,中国将会沦为受美国控制的殖民地。
2009年中国大豆进口4255万吨,绝大部分是从美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然而中国只生产了 1450万吨的非转基因大豆。东北大豆种植和榨油产业受外国进口大豆的冲击几乎近于破产,跨国公司控制了我国大豆产业链,不仅危害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还掠夺了大量中国人民的财富。
六,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转基因作物的巨大危害还有就是对原始的野生农作物具有灭绝作用,我国一旦大规模推广转基因稻米的生产势必带来种子污染,当人们发现转基因稻米的缺陷,希望改用中国原有稻米种子的时候,原有种子已经由于基因漂移等污染而不复存在。转基因稻米产业化和商业化生产的不可逆性,是各国都不同意贸然在主粮上接纳转基因技术的主要原因,因为一旦踏上了此途,就是走上了不归路!
此外,依赖上除草剂的转基因种子还会带来更恶劣的后果。阿根廷在播种转基因大豆后,只能用孟山都生产的除草剂,因为这种除草剂可以除掉全部杂草,只有孟山都的大豆种子对其有耐受性,除草剂通过机器喷洒,使得阿根廷的本国作物也会被当成杂草杀死,本土种子绝种、传统农区受到及其严重的影响。
如果转基因粮食大量占领市场,中国原有的作物良种一旦消失,中华民族将面临着走投无路民族灭亡的灾难绝境。
七,我国有哪些农作物是转基因?
中国目前老百姓吃的大豆油绝大部分和大部分大豆制品都是转基因食品。这些大豆主要来自美国、以及种植美国转基因大豆的阿根廷和巴西。
中国已经种植过转基因棉花、番茄、甜椒、木瓜等作物。
大米:虽然农业部2009年才批准安全证书,并且还未批准其大规模商业种植。但是在2005年前后,已经有一些地区非法种植了转基因稻米,这些转基因大米被夹杂在普通大米中出售。2010年4月《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转基因水稻种子的销售渠道已经遍布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湖南、河南、浙江等地。
我国目前几乎涵盖所有食品的100多个转基因项目中到底有多少已经非法流入市场,人们根本无从知晓。根据此前转基因稻种、大米、玉米、蔬菜、瓜果等所有转基因种子、食品进入市场的过程都是偷偷摸摸的情况看,人民大众已经陷入了转基因食品的包围中,已经丧失了不吃转基因食品的选择权。
1、生产能力大力提高,竞争加剧造成物价持续下降
科学技术的进步、普及和一系列工业化国家的崛起,生产能力大为提高,各种工业品生产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人口增长和市场扩大的速度,造成物价持续下降。特别是英国以外的许多国家加入对工业品市场和原材料的竞争,破坏了“以联合王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使它失去了“对某些特定市场或多或少的绝对控制”。其中,农业成为重灾区与农业技术进步和运输能力提高特别有关。随着这时期收割机、播种机、化肥、排水等的使用,还有新的小麦种子的出现,都极大地提高了产量;又由于交通条件改善,火车、轮船和冷冻技术投入使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地的粮食和肉类源源不断进入欧洲,欧洲本地的同类产品根本无法与之竞争。
技术和生产进步会带来一些在农业社会根本无法想象的情况。卡龙曾这样讲到法国的经历:1860—1880年间,铁路虽对“边远地区”有好处,但“加剧了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所以,在经济萧条时期,“工厂几乎普遍倒闭,纺织工业在利穆赞失踪了,冶炼工业在普瓦图不见了,钢铁工业在贝里绝迹了,织布工业在南方中央地区全部歇业”。总的说来,技术进步,交通条件改善,工业化的范围扩大,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进行,都使国内外竞争加剧,不平衡加剧,价格普遍下跌,不少企业因此而破产或半破产成为普遍现象。
2. 贵金属短缺造成“大萧条”这是同时代人很强烈的一个观念。比如,1894年英国有人指出:“正因为过去20年来商品有了大量增加,所以如果要物价不下跌,就需要货币量有相应增加;正因为这相应的货币量并非唾手可得,所以物价下跌了。这确实是所有这一争论中最重要的论点,是人们在理解当前问题时感到的所有困难的根源。”不过,考特指出:当时人把萧条归之于商品增加而黄金供应不足,“这种因果关系间的确切性质从来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还有各种相关的理论,其中有的值得注意。
如熊彼特所说,这些理论的特点是“把萧条归因于一般货币收入的不足……或归因于人们的储蓄习惯,或最后归因于某些阶级的收入不足和另一些阶级的储蓄习惯”。但主流经济学家对这些理论不屑一顾,“他们显然很不重视储蓄可能造成的失调,甚至不重视用于银行贷款的储蓄在循环中所起的作用,因而留下了很大一片旷野未设防。今天的经济学家回过头来看,在这片旷野上似乎有一光辉灿烂的光圈,当中矗立着J. A. 霍布森的形象。实际上,光圈中并不是只有霍布森一个人。霍布森也未预示当今的凯恩斯派学说”。换言之,这些理论中有一些闪光的东西,是旧理论与凯恩斯的理论之间的过渡物,但尚未发展到成为凯恩斯的先驱的地步。
由此又牵涉到金本位制在19世纪末是否起积极作用的争论,但一般认为它确实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一种比较公允的评价是:“1914年之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往往使国际货币政策的学者们陷入危险的错觉,即该体系的特点是调整有序,并且总体运行稳定”;实际上这个制度的运行“并不完美”,但在1895—1913年间“固定汇率在正常时期和危机时期都运行稳定”,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金本位制体系。
3. 迅速发展造成经济失调、分配不均、破产和失业萧条发生时经济总体上没有下滑,而是其急剧变化和调整造成各部门或各阶层分配不均,出现了各种凄惨的情况,所以,在讲价格下降时,不要简单地把它与利润减少等同起来。卡龙指出,“尽管物价下降和工资上升,工业利润还是增加,虽然增加的趋势有时中断”,这一般是危机到来时才发生。由于不同行业或部门在经济发展大潮中的遭遇不一样,而且在同时代人当中,会更多地听到遭受困难的行业发出的抱怨声,遂造成经济全面崩溃的假象。20世纪初,明妮·思鲁普·英格兰指出:繁荣时期对商品的需求量平均增长了25%,而生产成本平均增长只有10%。但某些行业的生产成本会比其他行业相对大一些,需求会作出相应调整,某些工业部门会发现自己的利润减少,而其他部门的利润会迅速增加。总的来说,在危机发生前,不存在利润普遍下降的现象,普遍下降只是萧条到来时生产停止上升的结果。
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把大萧条看成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表现,因为其作用是淘汰旧的,扶持新的。1878年时英国就有人说:“此类萧条时期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即使对直接受损的行业来说也是这样。这时期发明创造流行,人们尽一切努力减少开支、提高效率,该行业和公众最终将从中受益。当赚取巨大利润的时候,是没有时间也几乎没有动机来做这些事情的;在令人沮丧的收缩时期生存的必要性才迫使人们注意它们。萧条的结果还迫使人们关闭和放弃许多过时的机器,因为它们在竞争中已不再能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这里强调危机对经济发展过程的作用或必要性,有些类似经济周期的思想。